浙江省寧波余姚市梁弄鎮明湖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281114 | 身份證前6位:330281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隸屬政區:梁弄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B | |
明湖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村情風貌〕明湖村位于梁弄鎮北部,東邊芙蓉山,南止四明湖水庫大壩,西北與上虞市永和鎮項家橋村交界,距鎮所在地9公里,村民委員會駐地設在八字橋,余梁公路就在村的西側,永建公路橫貫村前,F村境內總面積0.7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645畝,山林面積 1302畝,全村3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96戶,615人口,2005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216萬元,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728元,獲得寧波市文明村、寧波市四星級民主法治村、寧波市園林式村莊、余姚市文明村、余姚市衛生村、余姚市綠化生態村、余姚市計劃生育先進村、余姚市農村安全示范村等榮譽。地貌為丘陵地帶,地勢平坦,光照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質地粘韌,土層深厚,山地黃泥土、,砂石土。水網密布,主要溪流2條,水量充沛,常年碧水直流,通向上虞界。
〔村史沿革〕2001年5月行政村撤并,由原邱家灣、八字橋二村合并,定名明湖村,依托四明山、四明湖而命村。邱家灣村1949年初為雅賢鄉八保,1950年改為四村,1956年改為梁弄鎮聯勤高級社,1961年改為橫岙公社八大隊,1966年八大隊改為邱家灣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邱家灣大隊更名為邱家灣村民委員會,2001年4月并入明湖村。八字橋村1949年初為上虞縣后陳鄉一、二保,1950年改為一、三村,1956年起為余姚市永興鄉三一高級社,1958年建造四明湖水庫,為顧全大局,背離故址八字橋,遷入現址,1961年改為橫岙公社八大隊,1966年八大隊改為紅湖大隊,1981年更名為八字橋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八字橋大隊改名為八字橋村民委員會,2001年4月并入明湖村。
〔產業經濟〕 農業以水稻、茶葉為主,上世紀九十年代調整農業種植產業結構,目前已形成稻谷、茶葉、楊梅、花卉等4個村級特色農業。二、三產業由于地處半山區,交通、信息閉塞,當時的社辦企業開發緩慢,80年代初從“小五金”起步,已形成燈具配件、紡織、家禽等三大支柱產業,至2005年,共有各類小企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100多家,從業人員200余人。
〔社會事業〕村境內有宗教之風,解放前夕,祠堂興辦私塾、學堂,解放后,開辦夜校掃盲,目前全村擁有研究生、大學生和高中、職校畢業生130多名。舊時利用節日舉辦文化活動,解放后群眾文化活躍,60年代建村俱樂部,1993年全村開通有線電視,上世紀70年代建立村衛生室,有全科醫生1名,2003年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村道建設〕解放前村民住宅多為平房和少量草房,目前全村人均住房50平方米,大多為二至三層樓房,按照新農村建設目標,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制訂村莊建設發展規劃,交通便捷,舊時通往余姚、寧波是崎嶇山路和簡易公路,解放后,鎮道、村道不斷連接拓寬。2003年開通四車道的余梁公路離村二公里,永建公路就在村旁,各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全村交通工具有私人轎車10輛,面包車5輛,貨運車5輛,摩托車150輛,農用拖拉機13輛。村級公共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村民生活生產全部飲用自來水,上世紀80年代加快村級電網改造,至2005年,配置變壓器4臺共300千伏,主要村道安裝路燈。2003年全部消滅露天糞缸,已建公共廁所4只。全村主要道路綠化,綠化面積8000平方米。
〔一村一品〕有名茶基地40畝,年產1噸,有西山、東山楊梅基地300畝,年產30噸。〔發展特色〕旅游農副產品開發、明湖楊梅系列化。〔風景名勝〕靈湖禪寺、四明湖水庫。
〔發展目標〕十一五目標:建設新農村,共建小康村,進一步完善《明湖村新農村建設實施規劃》,盤活集體資產,以紅色旅游為啟點,開發旅游農副產品商貿市場,推進村莊整治,完善公共設施,優化村容村貌,通過2—3年努力,率先建成省級全面小康村。
全國與明湖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