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漁業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0605 | 身份證前6位:440605 |
長途區號:0757 | 郵政編碼:528000 |
隸屬政區:大瀝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Y | |
人口數量:約1500人 | |
漁業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概況
漁業村位于大瀝鎮黃岐辦事處轄區中部,東鄰黃岐瑞麗花園,南與黃岐辦事處相望,黃岐“九村涌”在西北面流過。全村占地面積約46畝,分為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等不同地域的4小塊,村委會設在住宅區。全村有公寓式住宅14座共490個套間,自有工、商業用房約8000平方米,沒有私人宅基地;在冊常住人口1533人,共382戶,其中農村經濟組織成員358戶共1475人,非農業人員24戶共58人,流動人口170多人;無股份經濟社,屬一村委會一經濟聯合社編制。2009年全村國民經濟總收入為15705萬元,人均收入8317元,村級財政收入為197.6萬元;集體經濟以出租工、商業用地、廠房和商鋪作為收入來源,轄區內有制鞋、植絨、紙塑制品、餐飲、汽車美容等共12家企業;村民以自謀職業為主,除約90人從事漁業捕撈外,大部分村民外出做工。
漁業村于2009年9月實施農村社區建設,設置了“漁業社區服務中心”、“漁業社區活動中心”和“漁業村綜治工作中心”,村內治安良好,村民辦事十分便利。漁業村每年舉辦一次村-動會,開展體育比賽和游園活動,集娛樂與運動于一身;黃岐第二小學是一間有1200多學生的學校,與漁業村一涌相隔,有人行鋼橋相通,村民子女上學極之方便;漁業村轄區范圍較小,沒有設置衛生站等醫療保健機構,但距離黃岐醫院不到300米,村民看病十分方便;村委會給老人發放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補貼,90%以上的村民參加了農村基本醫療保險;漁業村2009年有五保戶1戶、困難低保戶14戶、-24名、現役軍人2名, 優撫工作基本上能得到落實;村委會組建的治安中隊有18人、環衛隊有8人,全村街巷裝有電視監控系統,社會治安和環境衛生得到不斷改善;村內有獨立的變電房和自來水供水系統,保障村民用水、用電,村民生活設施基本完善。
漁業村是“廣東省衛生村A級單位”,在2008—2009年各項創建活動中被授予南海區三星健康村、南海區“十好”和諧文明村、南海區民主法治村、南海區無政策外出生村(居)委會、南海區三星級農村社區等稱號。
二、201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
繼續高舉-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繼續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繼續尋求新的突破,開源節流,鞏固和發展村的集體經濟。
1.切實搞好班子自身建設,堅持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原則,以自學為主,每月集中學習一次,著重學習-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
2.解放思想,提高認識,積極創新,繼續推行“三舊”改造,利用各種渠道找尋合作伙伴,整合和盤活土地資源,提升物業升值能力,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繼續全面推行村務和財務兩公開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務的公開,進一步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搞好反腐保廉工作。
4.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努力搞好社區建設,服務社群;大力扶持民營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
5.繼續抓緊合同的履行、租金的繳付、拖欠資金的追繳等各方面的工作,進一步規范經濟合同管理。
6.緊密配合有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各企業的監督管理,防止安全生產事故和拖欠現象的發生。
7.正確引導村民解決就業,轉變村民的就業觀念。
8.繼續加大環境現代化建設的投入,完善各項基礎設施的配套,實施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改善衛生條件,鞏固健康村工程建設成果,提高村民衛生意識和健康水平,加快社會主義新村鎮建設的步伐。
總而言之,漁業村“兩委會”要在上級黨委、0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致,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子,搞活經濟,進一步促進本村三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
全國與漁業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