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高屯鎮沈團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631101 | 身份證前6位:522631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7300 |
隸屬政區:高屯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H | |
沈團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沈團村位于高屯鎮南部,距鎮駐地17公里,東南靠中潮鎮,西抵德鳳鎮,北連貓耳塘村。有森林公路5公里,與黎靖公路相連。平均海拔580米,年平均氣溫15.6℃。
南宋理宗寶祐年間(1253-1258),屬潭溪蠻夷軍民長官司,洪武三年(1370年)改屬靖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屬潭溪長官司。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設巖村保,隸屬中黃鄉。共和國成立后,1953年建立巖村鄉,1956年并為潭溪鄉,1992年撤區并鄉后屬高屯鎮管轄。
全村總面積45108畝,田土面積2236畝,其中稻田2173畝,旱地63畝。轄巖村、十八畝、楓樹屯、江邊寨、大沖、中段、奮團、沈團、楊家屯、魁團、磨團、月團等12個自然寨,計14個村民小組,387戶,1812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數的83.3%,以侗族為主,楊、吳、龍三姓較多。
農業主產水稻,次產油菜、紅薯、辣椒、豆類等作物,適宜多種植物生長。近年來,3組的龍家高每年種植皇竹草十多畝,獲經濟效益上萬元,2004年龍家高又種植了16.5畝皇竹草。農業耕種多實行一年兩熟制,全部推行雜交稻種植,畝產量達500公斤,是20年前的兩倍。有香菇、茯苓、天麻、松脂、核桃、竹筍等農特產品,產量豐富。
林業主要有松木、杉木、楠竹等品種,其次有麻栗、樟樹、梧桐等灌木林,森林覆蓋率達85%,林中盛產的香菇、茯苓、天麻、松脂、核桃、竹筍成了農戶的經濟來源。
水資源豐富,大部分水源來自林中的山泉,水質清澈爽口。1995年國家投資4千元,群眾自籌資金5千元,建起了十八畝人畜飲水工程;1996年群眾自籌資金1.4萬元建起了楓樹屯人畜飲水工程;1998年國家投資8千元,群眾自籌資金6千元,建起了江邊寨人畜飲水工程,全村60%的農戶用上了人飲工程水。
教育事業發展快。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有小學3所,即十八畝小學、楊家屯小學、巖村上學,在校生222人,專任教師8人。1993年國家投資7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建起十八畝、楊家屯小學兩所教學樓,2004年實現了“兩基”目標。
由于受交通、地理位置、通訊等因素的影響,沈團村還屬于省級二類貧困村,尚有少部分人未擺脫貧困,通寨公路率僅達50%。198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262元,2004年人均收入1750元,村集體經濟積累(包括村級辦公用房、集體山林等)10萬元。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