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臨安市玲瓏街道夏禹橋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185002 | 身份證前6位:330185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隸屬政區:玲瓏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A | |
夏禹橋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夏禹橋村由夏禹橋、合慶村合并而成。村委會駐地夏禹橋自然村。北緯30°11′,東經119°38′。海拔60米。東鄰宏渡村,南接高源村,西連前山村,北靠雅園村。村域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53公頃,山林面積119.73公頃。全村523戶,1394人。
清宣統《臨安縣志》載有“下俞橋”地名,亦稱下輿橋。后諧變為夏禹橋。南宋咸淳年間,屬慶仙鄉;明代仍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屬奉亭一圖;民國初屬慶鳳鄉;民國24年(1935),屬鳳亭鄉;民國34年(1945),屬玲瓏鄉;1950年,為禹前鄉夏禹村;1958年,為玲瓏山公社夏禹橋、合慶生產隊;1961年,為夏禹橋、合慶大隊;1984年,為玲瓏山鄉夏禹橋、合慶村;1988年,為夏禹橋鎮夏禹橋、合慶村;1993年,為玲瓏鎮夏禹橋、合慶村;2001年,為玲瓏街道夏禹橋、合慶村;20074年,村規模調整,兩村合并為夏禹橋村。轄6個自然村。
〔夏禹橋〕(Xia yu qiao)玲瓏街道辦、夏禹橋村委會駐地。《徐霞客游記》載“下圩橋”。乾隆24年,宣統2年《臨安縣志》載有下俞橋和下輿橋地名。清黃浩妻張氏,年二十七,扶孤守節,壽一百十一歲,旌建牌坊。當時過橋,文官要下轎,武官要下馬,因名“下輿”。后諧變為夏禹橋。昔村東建有貞節石牌坊一座,1966年文革時期被毀。181戶,537人。門牌127塊(1-238號)。姓氏以章
居多。東北瀕錦溪,南接里王家,西鄰馮家頭。聚落呈塊狀分布。
〔唐家頭〕(Tang jia tou)位于街道辦駐地東0.2公里。唐姓世居,故名。唐氏于明代從山東濟南遷居,已有380多年。38戶,123人。門牌19塊(1-23號)。姓氏以唐居多。東界宏渡村、南瀕錦溪,西至夏禹橋,北靠唐家山。聚落沿胥高公路呈塊狀分布。
〔海家塢〕(Hai jia wu)位于街道辦駐地南1公里。相傳太平天國前為海姓居住,故名。后陸氏由嵊縣遷居,建村年代無考。27戶,93人。門牌29塊(1-56號)。姓氏以陳、曹、操居多。有畬族5人。三面環山,北臨田畈。東南界宏渡村,西接里王家,北臨唐家畈。聚落沿山塢呈環狀分布。
〔馮家頭〕(Feng jia tou)位于街道辦駐地西0.5公里。村多馮姓,故名馮家頭。馮氏由湖北遷居,已建村150年。35戶,112人。門牌25塊(1-28號)。姓氏以馮居多。東連夏禹橋,南臨高源路小丘,西至鳳凰山,北靠田畈,聚落沿胥高公路呈塊狀分布。
〔里王家〕(li wang jia)位于街道辦駐地南1公里。相傳太平天國前,為黃姓居住,故名黃家。分里、外黃家。后諧變為里王家。63戶,215人。門牌52塊(1-78號)。姓氏以曹居多。村居山谷,四面環山。聚落呈不規則狀分布。
〔合慶橋〕(He qing qiao)位于街道辦駐地1.8公里。村東有座古石橋。據傳建橋資金系合村大家負擔,取名合村橋,以示合村慶祝之意。后雅化為合慶橋。村以橋名。乾隆、宣統《臨安縣志》均有合村橋地名記載。原油菜園今入合慶橋。157戶,443人。門牌58塊(1-196號)。姓氏較雜。聚落沿胥高公路呈塊狀分布。境有玲瓏街道中心小學。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