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州福泉市鳳山鎮竹王城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702102 | 身份證前6位:522702 |
長途區號:0854 | 郵政編碼:558000 |
隸屬政區:鳳山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J | |
竹王城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竹王城村位于鎮政府東南部,距鎮中心駐地2.3公里,12個村民組,32個自然村寨,總人口1272戶5685人,地域總面積26平方公里,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以上,屬東高西低的丘陵地帶,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羊老河流流通全村,文化底蘊濃厚,有夜郎竹王城遺址和清代的皋陽橋等。竹王城村主要種植水稻、玉米、油菜等農業產業,群眾主要經濟來源為種植業、養殖業、經商及外出務工所獲,人均純收入3500元。是黔南州“185”助民增收示范工程“5千元”田對所在地。其自然村寨基本情況如下:
棉花土組:距村委會駐地1.4公里,99戶497人,共有地地347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通組公里全面拉通。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向水河、長田坎、上寨、下寨。
小橋組:距村委會駐地1.2公里,102戶510人,共有耕地地360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2500元,通組公里全面拉通。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灣子寨、苗墳、小橋。
龍洞組:距村委會駐地2.2公里,60戶302人,共有耕地181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2500元,通組公里全面拉通。水資源豐富,龍洞河的水源起發地。該組有2個自然村寨,分別為灣龍洞、貓耳寨。
老羊寨組:距村委會駐地3.2公里,60戶720人,共有耕地地32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通組公里全面拉通。水資源豐富,羊老河流經而過。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半坡、老羊寨、四方堡。
羊老組:距村委會駐地3.2公里,127戶638人,共有耕地382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羊老河流經本組,文化底蘊濃厚,清代的皋陽橋,羊腸驛站座落于此。該組有2個自然村寨,分別為羊老街、柏秧井。
竹王城組:距村委會駐地3.6公里,80戶402人,共有耕地241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過,文化底蘊濃厚,旅游資源豐富,夜郎竹王城遺址,羊腸驛站座落于此。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橋邊、老城、東門口。
雙沙組:53戶269人,共有耕地地161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辣椒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25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過。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雙山、林場、苗山。苗山地處深山處,距鎮政府6.2公里,距村委會4公里,全自然村寨7戶,13人,均屬麻瘋病人。交通十分不便,基礎設施落后,經濟發展滯后,是典型的貧困自然村寨。
牛角田:114戶572人,共有耕地345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2500元,2009年實施“深黔”工程和“整村推進”項目建設,水泥道路硬化8公里、連戶道路硬化4.5公里,修建6個垃圾池,呈現一個文明、和諧、亮麗的新農村。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牛角田大寨、枧頭寨、尾巴田。
巖角寨:距村委會駐地3.6公里,124戶620人,共有耕地372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2000元,通組道路全線拉通,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高坎子、長田坎、馬鞍坡。
棉花寨組:距村委會駐地4公里,68戶344人,共有耕地206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2000元,通組道路全線拉通,該組有2個自然村寨,分別為掛榜寨、洗布河。
紅寨組:距村委會駐地8公里,40戶199人,共有耕地120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1500元,通組道路全線拉通,該組有3個自然村寨,分別為紅寨、上安春、下安春。
紅巖組:距村委會駐地6公里,114戶573人,共有耕地120畝,該組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要產業,人均純收入達1500元,通組道路全線拉通,該組有5個自然村寨,分別為河坎、大石板、梯子巖、陡山、棉花山。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