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紅橋區西沽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20106005 | 身份證前6位:120106 |
長途區號:022 | 郵政編碼:300131 |
隸屬政區:紅橋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津 | 轄區面積:4.77km2 |
人口數量:約6.68萬人 | 人口密度:14004人/km2 |
西沽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西沽街道位于紅橋區中部,橫貫東西,東以北運河為界,與河北區隔河相望;西至西橫堤與西青區相鄰;南以津浦鐵路為界與三條石街道、邵公莊街道相連;北面一部分以子牙河為界與西于莊街隔河相望,一部分以光榮道、新紅路為界與丁字沽街、西于莊街相依。1998年區劃調整,西于莊街橋北居委會劃為西沽街,轄區面積4.77平方公里,占全區面積四分之一;社區居委會21個,居民26514戶,66811人,有回、漢、滿等7個民族。
西沽歷史悠久,是津門七十二沽之一,因地處沽水(今北運河)之西故名,曾有西沽村、西沽鎮、黃葉村之稱。南北大運河開通后,西沽一帶成為南北漕運的水路要道,設0頭,居民世代多為依靠水運,碼頭貨棧或捕魚種菜,務農為生。清代,西沽已形成桃柳自然景觀,文人墨客詠吟句頻出不輟“西沽桃柳”由此得名。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南巡-,曾途經于此,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乾隆帝巡幸西沽,查災情、勘堤防,御筆《西沽二首》。
清末,天津老三營武器庫由海光寺遷至西沽(今西沽公園、河北工學院東院一帶),得名西沽武庫。這里曾是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戰場。清光緒二十年(1903)在西沽武庫西部建立了中華第一新學府----北洋大學堂(今河北工業大學),習慣稱之“西沽大學堂”。1937年日偽南滿鐵路株式會社在武庫東南將菜園、荷塘改為稻田、畜產綜合農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為農林水利局苗圃,1958年辟為西沽公園。
全國與西沽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西沽街道區劃
120106005001 111 仁和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2 111 漣源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3 111 湘潭道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4 111 劉家菜園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5 111 北竹林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6 111 寶平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7 111 同義莊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8 111 吉慶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09 111 橋南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0 111 新河北大街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1 111 西菜園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2 111 運河西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3 111 東龐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4 111 西沽大街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5 111 桃林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6 111 青春南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7 111 橋北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8 111 小辛街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19 111 燕宇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0 111 海源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1 111 流霞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2 111 龍禧園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4 111 銀杏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5 111 流霞東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6 111 水竹花園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8 111 水木天成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29 111 水木天成第二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30 111 水木天成第三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31 111 水木天成第四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032 111 河怡花園社區居委會
120106005400 111 龍禧園第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