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濰城區位于濰坊市中部,膠濟鐵路兩側。東隔白浪河與奎文區、坊子區為鄰,西北與壽光市、西南與昌樂縣毗連,北與寒亭區接壤。總面積272.3平方千米。2003年,年底全區總人口36.8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5萬人。
郵編:261021。代碼:370702。區號:0536。拼音:Weicheng Qu。
行政區劃
濰城區轄6個街道:城關街道、南關街道、西關街道、北關街道、望留街道、于河街道。
歷史沿革
因舊濰縣城得名。隋開皇十六年(596年) 置濰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稱濰縣,1949年6月為濰坊市,1983年10月撤市設濰城區。
夏為三壽古國。西漢為平壽縣地,屬北海郡,東漢屬北海國。北齊廢平壽,并入下密縣,縣治由境外遷來原平壽縣治。隋開皇十六年(596年) 于下密縣置濰州。大業二年(606年) 州廢,改下密縣為北海縣,屬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復于北海縣置濰州,八年州廢,北海縣屬青州。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于北海縣建北海軍,乾德三年(965年) 仍為北海縣,為濰州治。金、元均為濰州治。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州,改稱濰縣,為濰縣治,屬萊州府。清末屬登萊青膠道萊州府。
1913年屬膠東道。1925年屬萊膠道。1928年廢道制,直隸于省。1929年至1931年將清末濰縣的16個區劃為10個區,今濰城區為第一、二、三區大部和第十區一部。1938年濰縣屬山東省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2年12月,0將濰縣北部第四、五兩區與壽光縣第九、十兩區合并建立壽濰縣(1943年9月始建壽濰縣抗日民主政府)后,濰縣其余八個區改為濰南縣(未建縣政府),今濰城區為濰南縣一部分。1945年10月,濰南縣政府成立,屬膠東行政區西海專區。1948年4月濰縣城解放,于濰城、坊子及二者之間的毗連地區設立濰坊特別市,直隸于0中央華東局(華東局時駐益都縣)。同年7月昌濰專區成立,濰縣屬之。1949年6月3日濰坊特別市改名濰坊市,直轄于山東省。
1950年5月撤銷濰坊市,并入濰縣。同年11月恢復原濰坊市,屬昌濰專區。1958年12月撤銷濰縣,并入濰坊市,隸屬不變。1961年10月復置濰縣。1967年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5月改為濰坊地區,濰坊市與濰縣均屬之。
1983年8月撤銷濰坊地區,設置地級濰坊市;同時撤銷濰縣,并入濰坊市。同年10月,將原濰坊市和原濰縣轄區劃為三個區,其中將原濰坊市的城關、東關、南關三個辦事處,東郊、西郊、二十里堡、紅星四處人民公社和原濰縣的望留、符山、杏埠、于河四處公社劃為濰城區。
1992年7月2日,撤銷大虞鄉、梨園鄉、于河鄉、分別設立大虞鎮、梨園鎮、于河鎮;撤銷河西鄉,設立北關鎮。
1993年9月9日,撤銷軍埠口鄉,設立軍埠口鎮;撤銷杏埠鄉,設立杏埠鎮。
1994年6月21日,撤銷濰城區大虞鎮、梨園鎮、廿里堡鎮、北關鎮,分別以原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大虞、梨園、廿里堡、北關4個街道辦事處(注:前3個街道屬于新設立的奎文區)。
1994年5月23日,將濰城區白浪河以東的東關、東園、院校、新城4個街道辦事處,大虞、二十里堡、梨園3個鎮和軍埠口鎮的劉家沙窩、李家沙窩、南家、郭家、呂家、高家澗頭院、武家澗頭院7個村劃歸新設立的奎文區。
濰城區位于濰坊市中部,膠濟鐵路兩側。東隔白浪河與奎文區、坊子區為鄰, 西北與壽光市、西南與昌樂縣毗連,北與寒亭區接壤。面積319平方公里。人口37萬。 轄城關、南關、西關、北宮4個街道辦事處,大柳樹、望留、符山、軍埠口、于河、杏埠6鎮。(年份不詳)
2000年,濰城區轄城關、南關、西關、北宮4個街道、大柳樹、望留、符山、軍埠口、于河、杏埠6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383189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街道 48008 北關街道 55662 南關街道 61895 西關街道 66020 于河鎮 28077 望留鎮 27255 符山鎮 24692 杏埠鎮 28952 軍埠口鎮 21572 大柳樹鎮 21056
2001年,濰城區轄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30個行政村,55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36.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9萬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區總面積289.5平方千米。轄4個街道、4個鎮,230個行政村,56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3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1萬人。
2003年,全區總面積272.3平方千米。轄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12個行政村,55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36.8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5萬人。
2006年,濰城區轄4個街道、4個鎮:城關街道、南關街道、西關街道、北關街道、軍埠口鎮、符山鎮、于河鎮、望留鎮。
2007年,撤銷軍埠口鎮、符山鎮、于河鎮、望留鎮,設立望留街道、于河街道。望留街道由原原軍埠口鎮轄區、原符山鎮的28個村、原望留鎮轄區(2個村除外)組成,于河街道由原于河鎮轄區、原符山鎮的15個村組成。同時,將原望留鎮的2個村劃歸南關街道,將西關街道的友愛社區劃歸北關街道。
全國與濰城區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