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南安市洪瀨鎮建洪村概貌 【地理概況】位于:東經118度31分,北緯:25度04分。在洪瀨鎮政府駐地北1.5公里。現村委會址在洪瀨鎮新僑路建洪辦公大樓。村民聚落在坎頭山西南麓盆地上。【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建洪村系泉州地區南安市洪瀨鎮鎮轄村。該村原隸屬洪瀨鎮溪霞村轄下的三個初級社:民主社、增建社、洪星社。社教時期,從溪霞村分割出來,自行組建為建洪大隊,下設建民中隊和洪星中隊。按地理位置屬城鄉結合部。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整個建洪村的村民居住已無明顯界限,現村民居住分散于洪瀨整個鎮區,夾雜在四個社區和鎮區機關單位居民之間,人口約兩千人,500多戶。現有建洪村辦公大樓、建洪新村。村路接省道307線及洪六公路。【地名含義】民主、增建歷史上曾合并為建民社,后與洪星社合為建洪大隊,建洪由此而來。【歷史沿革】解放前后均屬于洪瀨鎮,1958年后成立洪星、建民(民主、增建合并)2個蔬菜大隊。1961年由2個大隊合并,各取首字命名建洪大隊。1984年改為洪瀨鎮建洪村委會至今。【村風村貌】由于隸屬于鎮區,早期村民多為到鎮區經營各色生意的外來人口和原鎮區住戶組成,所以村民成分來源比較復雜,村民姓氏達30多個,以陳姓居多,但無宗族派系現象。也因為隸屬鎮區,村民就學享受鎮區就學待遇,所以該村無村辦學校和其他教學機構。建洪村組建初期可謂“一清二白”,70年代中期前一直都是租用居民房屋或借用寺廟作為辦公場所。隨著包田到戶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該村各屆班子白手起家,勤儉積累,艱苦創業,在90年代中期于洪瀨鎮新僑路新建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十個店面的三層辦公大樓,該大樓年租金收入超過10萬元,固定資產價值400多萬元。【物產經濟】改革開放前建洪村有380多畝土地,基本上以種植為主,土地承包前后以糧食種植為主,蔬菜種植為輔,之后以蔬菜種植為主,花卉種植為輔。由于鎮區改建和擴建,該村土地被政府機關征用、居民住房用地、企業發展用地、道路建設用地等占用,現存土地30多畝,該村可謂“無地之農民”。由于土地的減少,村民利用洪瀨鎮商貿集鎮的優勢,參與商業經營、交通運輸、工業生產、生活服務等行業,村民的經濟收入來源渠道多,生活條件較好。1994年該村基本實現小康。該村企業有:夢翔床墊(部頒標準)、冶野襪業、鑫發包袋、美達彩印、恒盛管業等,現該村企業發展良好。【新村建設】2003年以來,建洪村新一屆班子通過對市場調查,以現實情況結合歷史遺留問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增加集體資產為目地,翻建建洪村舊紙廠為建洪新村,村集體通過翻建的十個當市店面,年收入再增10多萬元,集體固定資產在原基礎上增加350多萬元。【文明村風】在建洪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各群團組織發揮了積極有效的助手作用。村民兵營的工作在1997年、2000年、2002年被南安市委、市政府、市武裝部授予先進民兵營。1997年6月、2001年7月、2003年7月、2005年7月被南安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的光榮稱號。1995年、1996年、2000年、2002年被鎮黨委和南安市委授予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4年2月,繼1995—1996年度受到南安市委文明村的表彰后,泉州市委、市政府在嚴格地考核后又授予建洪村寬裕型文明村的稱號。南安市委、市府授予2004—2006年度文明村單位。2006年度洪瀨鎮黨委、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工作、“三個文明”建設、計生一流村協會等三項先進單位表彰。2007年村計生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受到鎮黨委計生工作先進單位的表彰。村計生協會在多年工作基礎上,2007年更進一步的提高,年底受到南安市計生協會表彰為一流村計生協會。在村調委會、治保會的積極工作下,2007年被泉州市司法局、民政局授予全市民主法治村。在村安委會的高度重視和經常性工作下,2007年是洪瀨鎮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在歷年工作的基礎上及各群團組織的配合下,黨支部2008年受鎮黨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黨支部確定了關心老年人活動,春節對70歲以上老人發放100元慰問金。2007年春節發放標準降低到65歲。黨支部決定將該活動一直堅持下去。2008年春節再次降低發放標準,即降至60歲。2006年秋季起,黨支部發起關愛女孩活動,每年從全村成功人士募捐近萬元充實“兩女戶”助學基金,每年秋季對全村所有“兩女戶”每戶秋季助學300元,考入大學的嘉獎500元。通過發起關愛女孩活動,有關人士已經表示堅持支持該活動,并將該活動發揚光大。建洪村利用村里原有的舊倉庫,改建成上、下片老協會會所,并投入3萬多元添置活動設施,讓老人們老有所樂。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08年年中,全村共27人次為建洪村二女助學基金捐款17500元。2人次為建洪村老人協會捐資共5000元,作為老人活動資金和老人協會會員春節慰問金。216戶村民為四川地震災區募捐14166元,為災區重建家園獻愛心。建洪黨支部全體45名黨員為四川地震災區捐出5040元的“特殊黨費”,作為抗震救災款。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