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泰寧縣朱口鎮洋發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429101 | 身份證前6位:350429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隸屬政區:朱口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G | |
洋發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 地理與人口
洋發村位于東經117°17′50″,北緯27°01′40″,海拔350米,距朱口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總戶數288戶,總人口1084人,轄洋尾、燈眾、許山、交勝、喇叭口、謝坊6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
二、 建置沿革與人文歷史
洋發村在宋、元、明、清時期隸屬綏城鄉樂城里交溪保,民國初年至民國20年(1931年)初,縣以下劃分為城區及東、南、西、北四鄉,洋發隸屬東鄉,民國33你那(1934年),-占領泰寧后,清鄉化區,全縣化為5個區,洋發屬二區,解放后,1950年縣人民政府成立后,暫時民國時期的政區為基礎劃分區鄉,洋發屬二區,1958年“-”時,搞人民公社化,全縣建立6個人民公社,洋發隸屬紅星人民公社,1961年10月至1962年4月,貫徹《農村人民工作條例》,調整社隊規模,恢復各自然村,洋發為大隊,隸屬龍湖公社,1984年9月,實行政社分開,公社改建為鄉鎮,龍湖公社改為龍湖鄉,洋發大隊改為洋發村民委員會。
三、 經濟發展
洋發地處低山丘,以農業為主,特產荸薺,有五百多年的種植歷史,是當地主要經濟作物收入之一。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洋發電站裝機容量二百二十五千瓦。近年來洋發村充分利用當地農業資源,大力發展煙葉等經濟作物種植,全村共種植煙葉200多畝,優質稻500畝,培育良種100多畝,種植花生、西瓜、蔬菜、辣椒等經濟作物800多畝,種植錐栗230多畝,增加了村財和農民收入,村財每年可收入15萬元左右,農民平均年收入5810元左右。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