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朝天區馬家壩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0812217 | 身份證前6位:510812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012 |
隸屬政區:朝天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川H | 轄區面積:47.04km2 |
人口數量:約300萬人 | 人口密度:63776人/km2 |
馬家壩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歷史沿革
馬家壩鄉始建于1952年,原名馬家鄉,1958年更名為馬家公社,1981年定名為馬家壩鄉。
二、自然地理
馬家壩鄉地處秦巴山區,川陜交界處,與青林、文安鄉、大灘鎮、陜西省寧強縣竹壩河鄉接壤。全鄉轄8個村,43個組,1124戶4280人,幅員面積47.04平方公里,耕地415公頃,林地3017.1公頃。境內海拔600-165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攝氏度,無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約950毫米,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三、基礎設施
轄區有鄉級公路一條,村級公路八條,通組入戶公路縱橫交錯,全鄉公路里程達120余公里,通村路達100%,通組公路達95%以上,形成了連接省內外的交通運輸網絡;已完成場鎮街道硬化3500立方米;場鎮現有常住人口300余人;興修蓄水池(窖)50口,山坪塘1口,飲水渠2條,灌面達500畝,解決977人、541頭牲畜飲水困難。
四、經濟發展
1、2003年,全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2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83萬元;第二產業22萬元;第三產業1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0元。鄉鎮企業增加值113萬元,工業增加值35萬元。大小春糧食1204噸,油料33噸,人均占有糧食281公斤。地稅收入任務27萬元;工商稅收3萬元;國稅收入1萬元。個體工商戶登記-累計達80戶。
2、全鄉以蠶桑、畜牧產業為主導產業。現有桑樹346.5萬株,其中投產桑186.5萬株,養蠶農戶800余戶,蠶房改造425戶,年養蠶達2200張,產繭1200擔,產值70余萬元,人均收入170元以上。黃羊2002年存欄3000頭,出欄1300頭;生豬2002年存欄4500頭,出欄2500頭;土雞2002年存欄10000只,出售5000只;長毛兔2002年存欄600只。
3、特色產品:我鄉特色產品為干果、食用菌、中藥材等。干果以核桃、板栗、銀杏、油柿為主,現有3萬余株,有掛果林木2萬余株;有掛果林木2萬余株,實施退耕還林工程3000畝,栽植經濟干果3萬株。.
全國與馬家壩鄉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馬家壩鄉區劃
510812217200 220 楓香村
510812217201 220 得勝村
510812217202 210 永紅村
510812217203 220 衛東村
510812217204 220 七一村
510812217205 220 險峰村
510812217206 220 柏林村
510812217207 220 五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