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秦望村位于金山區張堰鎮區的西北部,與廊下、呂巷、金山衛鎮接壤,金張公路、金張支線、金石公路貫穿全村,A6高速公路也經我村境內,全村區域面積5.18平方公里。1949年解放后秦望村屬江蘇省金山縣張堰區秦望鄉,1956年未長浜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后稱長浜大隊;1984年改稱秦望村。境內有孔家闕、召圩、姚家灣、秦山頭高家、長浜、橫港埭、楊家埭、金家浜、大樹頭楊家、朱家埭等10個自然村。 2004年7月秦望村、界山村合并為秦望村。秦望村位于金山區張堰鎮區的西北部,與廊下、呂巷、金山衛鎮接壤,金張公路、金張支線、金石公路貫穿全村,A6高速公路也經我村境內,全村區域面積5.18平方公里。境內有楊家、孔堂、召圩、長濱、孔家闕、界山等自然村落。清末,曾在干姓宅后墓中,發現有塊大石,稱為“假山”,解放后改為界山,并作村民。界山村解放初期為金山縣張堰區秦望鄉,有界山、民主、放蕩、方家4個自然村。1956年為界山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后改為界山大隊;1984年改為界山村。 1984年,秦望大隊轉為老秦望村,正式成立了黨支部,從此,老秦望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闊步前進。老秦望村民委員會成立后,加強了民主管理,不斷落實為民辦實事的措施,全體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004年7月,老秦望村與界山村正式合并,成立了現在的秦望村。由張飛觀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凌照明擔任村民委主任。經過兩村的有力結合,秦望村的經濟實力在不斷地壯大。 2009年村班子換屆選舉后,由張飛觀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包興連擔任村民委主任。三年來秦望村經濟稅收突破千萬元。2012年村兩委班子換屆,新一屆村委會書記由張飛觀擔任,村民委主任由包興連擔任。由自然村楊家村、 孔堂村、召圩村、長濱村、孔家闕村、界山村組成。總人口5772人。其中:本村戶數1170戶,本村人口3772人,農保人口1200人,鎮保人口1300人,城保人口1200人;外來人口2000人。其他人口72人。耕地3108.00畝,糧田3108.00畝,常年菜田0.00畝,林地0.00畝,魚塘0.00畝,畜禽場0.00畝。我村2011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217.00萬元,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00元。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