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咸陽市秦都區釣臺街道李家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10402008 | 身份證前6位:610402 |
長途區號:0910 | 郵政編碼:712000 |
隸屬政區:釣臺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陜D | |
李家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李家莊,位于西寶高速公路以南,陳梁路以東的三角區。現有轄4個村民小組,201戶, 1159人,耕地面積400多畝,兩委會班子共7人。村民代表16人,黨員24人,2003年相繼引進了亮家樂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和服裝學院,村上主要經濟來源是租賃土地和租賃房,村民以租房、打工、做小生意,搞運輸等為家庭收入。
歷史沿革
李家莊清代延襲明代鄉里之外,又設5衛7票,李家莊屬南鄉河南里。民國二十八年,聯保合并,李家莊屬釣臺鄉第一保。1961年區劃調整時劃歸灃西公社,1966年0期間稱永紅大隊,1972年恢復李家莊舊稱,延續至2001年11月為灃西鎮的一個行政村,遂合鄉并鎮并入釣臺鎮。
人文特色
我村人文特色,生活方式和觀眾大致一樣,因為同屬關中人,以前大部分住的是一邊倒的破瓦房,俗名叫“沙子房”,人們喜歡吃面食和油潑辣子,穿的是粗布(手工布)的開襟衣服,大檔褲子,現已和城市人一樣,穿的是西服、夾克等流行服飾,住的是平房和樓房。
產業特點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是以糧食為主,改革開放以來在1982年實行了責任田。農民在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外,一部分人發展養殖如豬場等。另一部分人打工、做小生意。2001年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招商引資的需要,經村民同意:陜西服裝學院,步長國際商貿學院征用我村土地,從此,村民擺脫種地為主的單一狀態,開始打工、做小生意、搞運輸等副業。現階段,房屋出租也是村民的一大經濟來源。
民俗風情
村里有座廟,叫老爺廟,村里年老的人平時燒香供奉。農歷十一月十三為村里的廟會,那天,村里連唱大戲,村民們去燒香祈求平安吉祥。每年一度的元宵佳節,村里熱鬧非凡,鑼鼓隊、秧歌、汗船、大頭娃等民間傳統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同時,村里還有由村干部組成的紅、白理事會。家里有紅、白事時,理事會會協助操辦料理,方便了村民。
全國與李家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