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區(qū)龍興鎮(zhèn)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00112131 | 身份證前6位:500112 |
長途區(qū)號:023 | 郵政編碼:401120 |
隸屬政區(qū):渝北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號碼: | |
龍興鎮(zhèn)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qū)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qū)的人口數(shù)量、區(qū)域面積、郵編區(qū)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qū)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lián)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qū)信息。
龍興古鎮(zhèn),位于長江支流——御臨河畔,地處淺丘盆地,四周層巒疊翠,古木森森。其東西南北有五條青石板鋪就的古大道,與周邊五大場鎮(zhèn)和四大自然風景區(qū)相連,古人謂之“五馬歸巢”之寶地,是一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古巴渝小鎮(zhèn)。2005年11月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
龍興古鎮(zhèn)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歷經數(shù)百年文明的洗禮,古鎮(zhèn)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各種自然和人文景觀至今保存完好。鎮(zhèn)上散布著眾多明清時代的古剎建筑群落,其風格各異,造型獨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龍藏寺、禹王廟二建筑,其體制宏偉,形式壯觀,雕刻精美細膩,庭院、回廊曲折幽深,表現(xiàn)出了古樸典雅、莊嚴凝重、神秘清幽的特點,是建筑中的精品,是古鎮(zhèn)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的縮影。
龍藏寺,現(xiàn)名龍藏宮,是道教信徒的活動場所。其殿宇分為前、后兩殿,建筑結構謹嚴,布局有序,廊腰縵回,曲折自然,雕梁畫棟,莫不精工,兩殿神像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86-1398)在太子死后,立長孫允炆為皇太孫,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即聽信臣下進言“削藩”,激起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率“靖難兵”從燕京(今北京)揮師南下,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攻破皇都金陵(今南京),皇宮火起,建文帝乘亂出逃,喬裝僧侶,避難入川。燕王自立為永樂帝,亦疑建文逃匿,而連年四出偵緝,以防后患。永樂四年(1406)年,建文帝取道太洪江,直奔鄰水縣幺灘途中,夜宿江北隆興場一小廟。黎明起身,行至場外橋邊,察覺后有追兵將近,便返回小廟,藏于神龕下石洞中。入洞沖破的蛛網,后經蜘蛛補結,陣風吹過,又將足跡掩蓋,使蛛網粘灰。追兵到隆興場搜索至此,見廟貌殘破,滿地塵封,洞結蛛網,便以為是人跡未到之地,隨即西向山區(qū)追殺而去。建文帝因而得以脫險,終于到達鄰水幺灘,在舊臣杜景賢處隱居。
后世將建文帝脫險的小廟加以培修,命名為“龍藏寺”,場外邊的小橋命名為“回龍橋”,至今猶存。“隆興場”于是更名為“龍興場”,太洪江也因而更名為“御臨河”,一直沿襲到現(xiàn)在。.
全國與龍興鎮(zhèn)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qū)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qū)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qū)的省份、城市、鄉(xiāng)鎮(zhèn)、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lián)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龍興鎮(zhèn)區(qū)劃
500112131001 121 迎龍社區(qū)
500112131002 123 御臨社區(qū)
500112131201 122 粉壁村
500112131202 220 高寨村
500112131203 220 壁山村
500112131204 220 白橋村
500112131205 220 石溪村
500112131206 122 河堰村
500112131207 220 寨子村
500112131208 220 同樂村
500112131209 220 石門村
500112131210 220 雙河村
500112131211 220 天堡村
500112131212 220 大嶺村
500112131213 220 支援村
500112131214 220 下壩村
500112131215 220 人民村
500112131216 220 沙金村
500112131217 220 洞口村
500112131218 220 排花洞村
500112131219 220 高洞村
500112131220 220 和平村
500112131221 220 高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