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雙鴨山寶清縣八五三農場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230523502 | 身份證前6位:230523 |
長途區號:0469 | 郵政編碼:155100 |
隸屬政區:寶清縣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黑J | 轄區面積:1228.6km2 |
人口數量:約4.5萬人 | 人口密度:37人/km2 |
八五三農場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八五三農場隸屬于黑龍江農墾總局紅興隆分局,位于三江平原東部雙鴨山市的寶清縣境內?偯娣e 122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165公頃,森林面積21248公頃,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1916公頃。
全場現有 6個農業分場,63個生產隊,4個林場,17家工業企業,總人口4.5萬人。雁窩島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面積濕地之一,區內容納了由低到高等植物5 6科500余種;獸類5目12科25種;鳥類11目21科189種;魚類8科25種以及大量的水生生物、昆蟲資源,是我國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樣性繁殖基地,為農場生產無污染天然綠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森林面積24公頃,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1916公頃。盛產水稻、大米、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白瓜籽、紅小豆、大麥等7個產品已獲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其木耳、蘑菇、蕨菜、蜂蜜等土特山產品尤為出名,曾多次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等國。
-
組建時間
八五三農場,1956年10月開始組建,以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8503部隊代號定名為八五○三農場。同年11月,正式命名為八五三農場。1968年6月,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編為第三師第二十一團。1976年2月,撤銷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恢復農場體制,仍改為八五三農場。下設7個農業分場和7個經營林、牧的場隊。1992年末全場總人口3.8萬人。八五三農場地處三江平原南緣,場區北部為低平原,西臨-通河,寶清河縱貫場區,河網密布。所屬四分場就是三面環水,一面沼澤,車馬難進,開墾難度最大的“雁窩島”,它的開發事跡被加工改編成電影《北大荒人》,“雁窩島”之名流傳全國。1961年10月,國家副主席-親筆為“雁窩島”題名。以潛水掛鉤英雄任增學為原形的一批藝術形象走入千家萬戶。以林予、丁玲、陳明為代表的“雁窩島作家”集體登上了北大荒的現代文壇。晁楣、張明昌、方仁壽、方元、張朝陽等版畫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在全國及世界各地展出。顧震夷、楊榮秋、王黎光等創作的歌曲及曲藝作品成為北大荒的文藝精品之作,影響了幾代北大荒人。經過數十年開發建設,八五三農場成為黑龍江墾區重要的產糧大場之一。場區總面積15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1.2萬畝,以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為主。1988年糧豆總產量達11萬噸,農業總產值超過1億元。場區南部山區,盛產人參、鹿茸、五加參、五味子等名貴中藥材及猴頭、蘑菇、木耳等土特產品。場辦工業有建材、水泥、農機修造廠等。場部所在地清河鎮,已形成初具規模的農墾小城鎮。城鎮轄區劃分為行政區、工業區、商業區、文化區和居民區。鎮內總人口已達1萬余人,約占全場總人口的1/4。在四分場場區內,撓力河南岸,有鐵器時代古城遺址一座,在城北30米處有墓群。曾出土骨魚鏢、鐵刀、陶罐等遺物。
-
管理制度
農場實行三級管理,二級核算,有基層黨委12個,黨支部28個,黨員3169名,各類家庭農場7139個。經過50年的開發建設,農場已形成集農、工、商、科、貿、產、加、銷一體化,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具有自主經營進出口權的綜合性的國有大型企業,是全國第三大現代化國有農場,F有資產總額12億元,年銷售額15億元,年產糧豆35萬噸,商品率達90%,人均創產值27188元,累計產糧豆95億斤,上交國家糧豆67億斤,上交國家稅利2.8億多元。
全國與八五三農場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八五三農場區劃
230523502402 123 八五三場直社區
230523502501 220 八五三農場一管理區
230523502502 220 八五三農場二管理區
230523502503 220 八五三農場三管理區
230523502504 220 八五三農場四管理區
230523502505 220 八五三農場五管理區
230523502506 220 八五三農場六管理區
230523502507 220 八五三農場七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