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北平社區 | 北平社區 北平社區坐落在北慣鎮舊圩那龍河畔西邊,距現鎮區約3公里,有縣道三北公路穿邊而過,水陸交通較為方便。地域面積約1平方公里多,東與北慣村……[詳細] |
北慣社區 | 北慣社區 北慣社區位于北慣鎮中心部位,建于20世紀80年代,東接赤平,西接赤光,南接北平社區,北接彭村,總面積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532……[詳細] |
臺丹村 | 臺丹村 臺丹村位于北慣鎮東南部,距鎮區8公里,北北公路橫穿全村,總面積12.5平方公里,水田3790畝,旱地1191畝,山地4735畝,下轄臺……[詳細] |
四平村 | 四平村 四平村位于北慣鎮東南部,距鎮區6公里,三北公路擦邊而過。轄區面積7.3平方公里,水田1200畝,旱地500畝,下轄四令、南安、大寨、謝……[詳細] |
四朗村 | 四朗村 四朗村位于北慣鎮西南部,距鎮區4公里。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水田、旱地共1430畝。下轄平安、蒲田、合水、那安、木橋、福奇、新生隊7個……[詳細] |
三寶垌村 | 三寶垌村 三寶垌村位于北慣鎮東南部,距鎮區7公里,開陽(開平-陽江)高速公路北慣出口離該村約12公里,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山出口離該村約10……[詳細] |
彭村 | 彭村 彭村位于北慣鎮西北山區,距鎮區約2.5公里,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8000畝,旱地2500畝,水田3200畝。下轄華地、龍高、石……[詳細] |
那霍村 | 那霍村 那霍村位于北慣鎮南面,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水田及耕地面積約800畝,山林有2000畝,果園有2000畝。下轄上元、大寨、二鄉、太運……[詳細] |
林屋村 | 林屋村 該村位于北慣鎮東南部,距鎮區約3公里處,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下轄上社、下社、塘角、娘馬、寨仔、橋路、李屋8個村民小組,合有460戶,共……[詳細] |
利屋村 | 利屋村 利屋村位于北慣鎮東南部,距鎮區約2.5公里,全村總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411畝,旱地430畝,山林1500畝,下轄新高地、舊高地……[詳細] |
赤平村 | 赤平村 赤平村位于北慣鎮東部,325國道邊,總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20畝,其中水田1100畝,旱地420畝,下轄永安、吉水塘、東興……[詳細] |
赤光村 | 赤光村 赤光村位于北慣鎮東南部,距陽江市區、陽東縣區分別約為17公里和8公里,是北慣鎮的中心地帶,連接北慣新圩和舊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325……[詳細] |
北慣村 | 北慣村 該村位于北慣鎮東部,距鎮區約3公里,轄區總面積5.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332畝,山林面積1345畝;下轄12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詳細] |
東鶯村 | 東鶯村 該村位于北慣鎮南面,緊靠325國道邊,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積7500畝,山林面積1500畝;轄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2……[詳細] |
平地村 | 平 地 村 平地村位于北慣鎮東北部,距市區、縣城及鎮區分別為20公里、10公里和3公里,325國道橫貫其中,開陽高速公路北慣出入口境內貫連32……[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我鎮位于陽江市東北部,地處那龍河中下游,東北與合山鎮交界,西與陽東縣城接壤,南和雅韶鎮相鄰。全鎮總面積14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441畝,其中水田17634畝,旱地8807畝,轄1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148條自然村,人口4萬多人。全鎮共有黨支部38個,其中農村黨支部13個,社區黨支部2個,機關事業黨支部11個,企業黨支部12個(其中國有企業7個,非公有制企業5個);共有黨員1255名,其中農村黨員833名,女黨員206名,高中以上文化黨員704名,35歲以下黨員386名。 我鎮投資環境優越,區位優勢較為明顯,距市、縣區分別為13公里和7公里,距通航的合山機場僅5公里,距陽江港和陽江火車站別分為30公里和15公里,緊靠沿海高速和開陽高速公路的出入口,325國道、開陽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成“川”字形貫穿全境,國道、地方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鎮建成區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鎮內有11萬伏和22萬伏輸變電站各1個,日供水能力達4萬立方米的自來水廠1個,通訊裝機容量0.83萬門,中心農貿市場占地1萬平方米,是陽江市東北部的交通樞紐和經濟貿易中心。 近年來,我鎮在省、市、縣的正確領導下,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 緊緊抓住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同志把平地村作為固本強基工程聯系點的機遇,認真貫徹黨的-和省委--視察北慣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農穩鎮,興工富鎮,科教強鎮”的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三線”(三北公路沿線、北北公路沿線、325國道沿線)開發,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大力發展“三高”農業,水果、蔬菜、筍竹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幅增加;325國道邊工業園區總面積達600萬平方米,全鎮工業企業達300多家,規模上企業21家,產品以五金、皮鞋、食品、塑膠制品為主。初步形成“三線”特色經濟帶,即三北公路萬畝水果經濟帶,北北公路優質稻以及淡水養殖經濟帶,325國道北慣段工業經濟帶。同時,鎮委、鎮政府致力抓好固本強基工程,扎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北慣,全鎮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