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河南周口項城市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11681身份證前6位:411681
長途區號:0394 郵政編碼:466000
隸屬政區:周口行政級別:縣級市
車牌號碼:豫P轄區面積:1083km2
人口數量:約30萬人人口密度:277人/km2
行政區劃:花園辦事處 水寨辦事處 東方辦事處 蓮花辦事處 千佛閣辦事處 光武辦事處 南頓鎮 孫店鎮 李寨鎮 賈嶺鎮 高寺鎮 新橋鎮 付集鎮 官會鎮 丁集鎮 鄭郭鎮 秣陵鎮 王明口鎮 范集鎮 三店鎮 永豐鎮
項城市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花園辦事處 411681001   花園辦事處位于河南周口項城市。下轄: 411681001200 112 鄺花園村 411681001201 111 李洼村 411681001……[詳細]
水寨辦事處 411681002 6.5km2  水寨辦事處位于項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6.5平方公里,總人口136875人。轄區范圍東至水新路,西到迎賓大道,南至環城路,北到沙穎河。下轄南郊……[詳細]
東方辦事處 411681003   東方辦事處位于河南周口項城市。下轄: 411681003200 111 胡營村 411681003201 112 劉堂村 4116810032……[詳細]
蓮花辦事處 411681004   蓮花辦事處位于河南周口項城市。下轄: 411681004200 111 王溝村 411681004201 112 韓老家村 411681004……[詳細]
千佛閣辦事處 411681005 21.5km2    項城市人民政府千佛閣辦事處位于項城市區南部,東鄰蓮花辦事處,西接光武辦事處,南毗丁集鎮,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水寨辦事處和永豐鄉接壤,是項城城南新區……[詳細]
光武辦事處 411681006   光武辦事處位于河南周口項城市。下轄: 411681006200 112 榮樓村 411681006201 112 鄺莊村 4116810062……[詳細]
南頓鎮 411681100 71.72km2  南頓鎮人杰地靈, 歷史悠久 。據《太平環宇記》載:“南頓,古頓子國,后逼于陳南徙,故號南頓,其城令尹子玉所筑。”漢置南頓縣,晉惠帝置南頓郡,宋熙寧六年省……[詳細]
孫店鎮 411681101 70.8km2  孫店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西與上蔡、商水為鄰,南鄰三張店鄉、李寨鎮,北鄰范集鄉。轄34個行政村,88個自然村,7.5萬人,面積70.8平方公里,耕地6855……[詳細]
李寨鎮 411681102 67.5km2  李寨鎮位于市境西南邊緣,處兩市(周口、駐馬店)三縣交界帶。東鄰三張店鄉,東南鄰賈嶺鎮,西、南鄰平輿縣,西北鄰上蔡縣,北鄰孫店鎮。該鎮毗鄰106國道,泥河……[詳細]
賈嶺鎮 411681103 87.6km2  賈嶺鎮位于市境南端,東鄰安徽省臨泉縣,西鄰李寨鎮,南鄰平輿縣,北臨三張店鄉、老城鄉、新橋鎮。面積87.6平方公里,耕地83370畝。轄34個行政村,11……[詳細]
高寺鎮 411681104 64.7km2  高寺鎮位于市境中部,東鄰官會鎮、新橋鎮、西鄰范集鄉,南鄰老城鄉,北鄰丁集鎮、永豐鄉。面積64.7平方公里,耕地59610畝,轄26個行政村,106個自然……[詳細]
新橋鎮 411681105 74.5km2  新橋鎮位于市境南部,為豫東南兩省三縣交界處。東鄰付集鎮、西鄰老城鄉,南鄰安徽省臨泉縣,東南臨沈丘縣,西南鄰賈嶺鎮,面積74.5平方公里,耕地6.8萬畝,……[詳細]
付集鎮 411681106 47km2  付集鎮位于市境東南部,東及東南鄰沈丘縣,西及西南鄰新橋鎮,北鄰官會鎮,面積47平方公里,耕地43035畝。轄21個行政村,104個自然村,人口51863……[詳細]
官會鎮 411681107 72.48km2  官會鎮位于市境東部,東至直河與沈丘縣交界;南至汾河與傅集鎮、新橋鎮為鄰;西與高寺鎮、丁集鎮接鑲;北與王明口鎮毗連。面積72.48平方公里,耕地68883……[詳細]
丁集鎮 411681108 63.71km2  丁集鎮位于市境北中部,東與王明口鎮壤;南至曹河與高寺鎮相連;西與永豐鄉交界;北至人民溝與城郊鄉毗鄰。面積63.71平方公里,耕地61275畝。轄30個行……[詳細]
鄭郭鎮 411681109 75km2   鄭郭鎮位于項城市東部,沈丘、項城兩城之間,北隔沙穎河與淮陽縣竇門鄉相望,素有“雞鳴聞三縣”之稱。漯阜鐵路、漯界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橫貫東西達十八公……[詳細]
秣陵鎮 411681110 4.79km2  秣陵鎮位于市境中南部,四周與老城鄉接壤。轄4個居委會,4個郊區行政村,面積4.79平方公里,耕地2550畝,人口1473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088人……[詳細]
王明口鎮 411681111 75km2  王明口鎮位于河南省項城市東部,緊靠洛界公路和漯阜鐵路,淮付公路縱貫南北,天馬公路橫穿東西,境內道路四通八達,谷河、人民溝窘境而過,交通便利,水電資源豐富……[詳細]
范集鎮 411681112 58.12km2  范集鄉位于市境西部,為兩市三縣交界地帶,北鄰南頓鎮,東鄰永豐鄉、高寺鎮,西鄰商水縣。南與孫店鎮、老城鄉隔河相望。轄28個行政村、85個自然村,總人口6.……[詳細]
三店鎮 411681113 61.55km2  三店鎮位于市境南部,緊靠106國道。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泥河橫亙東西,交通便利。東鄰老城鄉,西鄰李寨鎮,東南鄰賈嶺鎮,西北鄰孫店鎮,轄25個行政村,8……[詳細]
永豐鎮 411681114 56.6km2  永豐鎮位于市境北中部,東鄰丁集鎮,西鄰范集鄉,南鄰高寺鎮,北鄰南頓鎮,城郊鄉,面積56.6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永豐。全鄉轄29個行政村,99個自然村,人……[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郵編:466200 代碼:411681 區號:0394 拼音:Xiangcheng Shi
    項城市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4°21′-115°40′,北緯33°03′-33°30′。西鄰上蔡縣、商水縣,東連沈丘縣,北與與淮陽縣隔河相望,南與平輿縣接壤,東南與安徽臨泉縣毗臨。境域南北長49.5千米,東西寬35.25千米。全市總面積1083平方千米,總人口292811戶、11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9177戶,101.6萬人;非農業人口23634戶,16.3萬人。有漢、回、壯、滿、維吾爾6個民族,漢族占總數人口的98.6%少數人口民族占1.4%。人口密度為每方千米1088人。     
  行政區劃
  
    項城市轄6個辦事處、12個鎮、3個鄉:花園辦事處、水寨辦事處、東方辦事處、蓮花辦事處、光武辦事處 、千佛閣辦事處;南頓鎮、孫店鎮、李寨鎮、賈嶺鎮、高寺鎮、新橋鎮、付集鎮、官會鎮、丁集鎮、鄭郭鎮、秣陵鎮、王明口鎮、永豐鄉、范集鄉、三張店鄉。市人民政府駐花園辦事處。
  花園辦事處  面積:14.99平方千米[注] 人口:48792人[注] 代碼:411681001 
    北起周項高速公路入口,南至蓮花大道,西起潘莊、后李洼邊界,東至沙河。2006年,轄9個村委會:鄺花園村、李洼村、后高營村(劉營)、尚關村、潘莊村、張寨村、從營村、趙營村、武莊村。辦事處駐迎賓大道旁。
  水寨辦事處  面積:6.4平方千米[注] 人口:60379人[注] 代碼:411681002 
    北起蓮花大道,南沿迎賓大道順環城路向東至水新路,沿水新路向北至沙河,轄孔營、任營2個行政村及南關、東關、西關、鼓樓、沙河、沙南、北關、小新莊、南郊、西郊、東郊11個居委會[注]。2006年,轄13個居會:古樓居委會、東關居委會、南關居委會、北關居委會、西關居委會、新莊居委會、沙南居委會、沙河居委會、東郊居委會、西郊居委會、南郊居委會、任營居委會、孔營居委會。辦事處駐原水寨鎮政府。
  東方辦事處  面積:9.2平方千米[注] 人口:42519人[注] 代碼:411681003 
    西起水新北路,東至王集、孫營行政村邊界,北至沙河,南至王溝、趙橋行政村邊界。2006年,轄8個村委會:胡營村、劉堂村、東張營村、董營村、王集村、楊樓村(周公廟)、聶寨村、孫營村。辦事處駐東方大道昊寧藥業公司對面的原基金會清欠辦公室。
  蓮花辦事處  面積:15.4平方千米[注] 人口:40764人[注] 代碼:411681004 
    沿水新路向南至小張營行政村邊界,東至韓老家、王溝行政村邊界,轄王溝、韓老家、韓嶺、劉莊寨4個行政村[注]。2006年,轄8個村委會:王溝村、韓老家村、韓嶺村、劉莊寨村、韓小莊村、小張營村、大張營村、徐樓村。辦事處駐水新路原中行水新分理處。
  千佛閣辦事處  面積:21.5平方千米[注] 人口:26691人[注] 代碼:411681005 
    東起水新路,西至劉祖師廟、劉菜園、獅子李營行政村邊界,北起環城東路,南至大廟行政村邊界,轄劉祖師廟、郭莊、劉菜園、霍營、尚營、袁張營、呂店、祁莊、獅子李營、大廟10個行政村[注]。2006年,轄14個村委會:劉祖廟村、郭莊村、劉菜園村、霍營村、尚營村、袁張營村、呂店村、祁莊村、獅子李營村、大廟村、朱洼村、周集村、老君廟村、千佛閣村。辦事處駐原城郊鄉政府新址。
  光武辦事處  面積:19.4平方千米[注] 人口:52458人[注] 代碼:411681006 
    北起駙馬溝,南至鄧灣、劉香莊邊界,西起東風、榮樓邊界,東至迎賓大道向南劉香莊邊界,轄劉冢、-寨、榮樓、東風、鄺莊、解莊、鄭營、鄧灣、劉香莊9個行政村[注](另說明:東風行政村按城區管理,由南頓鎮政府代管)。2006年,轄8個村委會:榮樓村、鄺莊村、解莊村、劉冢村、-寨村、鄭營村、鄧灣村、劉香莊村。辦事處駐榮樓東。
   注:根據“此次調整時候有關資料”。本頁所有鄉鎮的“2006年村(居)名錄”根據“河南省2006年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南頓鎮  面積:71.72平方千米 人口:7.8萬人 代碼:411681100 
    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6千米,東及東北鄰城郊鄉,南鄰范集鄉,東南鄰永豐鄉,西及西北與商水縣接壤。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南頓村、河口村、楊莊村、八聯村、位莊村、任冢村、白坡村、劉店村、馬旗村、周樓村、齊坡村、王莊村、劉寨村、七溝村、王坡村、彭莊村、汪莊村、馬樓村、玄六村、田園村、姜莊村、高洼村、水劉村、東風村。鎮政府駐南頓。
    據《太平環宇記》載:“南頓,古頓子國,后逼于陳南徙,故號南頓,其城令尹子玉所筑。”漢置南頓縣,晉惠帝置南頓郡,宋熙寧六年省為鎮,入商水、項城。明省入項城,清設南集牌,民國時設區。建國后為第六區,1958年成立南頓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為南頓鄉,1988年撤鄉設鎮。原轄28個行政村,133個自然村。2006年,將與城區接壤的東風、榮樓、鄭營、鄧灣、劉香莊5個行政村共13.59平方千米、27297人劃入城區(說明:東風行政村按城區管理,由南頓鎮政府代管)。
  孫店鎮  面積:70.8平方千米 人口:7.5萬人 代碼:411681101 
    位于市境西南部,西與上蔡、商水為鄰,南鄰三張店鄉、李寨鎮,北鄰范集鄉。2006年,轄34個村委會:孫店村、汝陽劉村、前董村、后董村、董墳村、袁營村、龔堂村、霍坡村、大龔村、鄭營村、王樓村、彭營村、輝李村、馮營村、劉營村、高皇廟村、師莊村、大李村、閆店村、張莊村、丁營村、火張營村、解堂村、石營村、廣陽村、陳張村、崔寨村、陳東頭村、高營村、祁橋村、馬莊村、劉莊村、李營村、朱莊村(,8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孫店。
    據傳,明朝末年,孫姓由-移民虹河灣處定居。因此處是虹河上的一個埠口,孫姓為謀生計,在此開設店鋪,后成村名孫灣店。清同治元年(1862)修孫灣寨,有集。后寨廢,稱孫灣店。民國時期簡稱今名。民國時期屬孫店鄉,1948年為孫店區,1958年成立孫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孫店鄉,1988年撤鄉設鎮。
  李寨鎮  面積:67.5平方千米 人口:7.07萬人 代碼:411681102 
    位于市境西南邊緣。東鄰三張店鄉,東南鄰賈嶺鎮,西、南鄰平輿縣,西北鄰上蔡縣,北鄰孫店鎮。2006年,轄27個村委會:李寨村、大位寨村、謝寨村、大黃村、東薛村、喬莊村、尤許村、大范村、楊堂村、大衛村、馬寨村、趙堂村、張莊村、郭王莊村、后韓村、曹窯村、大王村、勤儉村、閆莊村、小范村、莊王村、宗廟村、董橋村、熊莊村、衛店村、項營村、太阜店村(,73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李寨。
    李寨原名韓李寨。據建寨碑文記載:清道光(1821--1850)年間,后韓莊韓萬益和小李莊李紅,協議建寨。李姓獻出自己村莊作為寨址,韓姓負擔建寨一切費用。寨建成后,名韓李寨。1948年6月,屬月潭區。1951年6月增設十區(韓李寨),1961年7月,并入孫店區,1965年7月,復名韓李寨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為李寨鄉,1996年11月撤鄉設鎮。
  賈嶺鎮  面積:87.6平方千米 人口:7.6萬人 代碼:411681103 
    位于市境南端,東鄰安徽省臨泉縣,西鄰李寨鎮,南鄰平輿縣,北臨三張店鄉、秣陵鎮、新橋鎮。2006年,轄34個村委會:賈嶺村、馬店村、凡樓村、韓莊村、閆老莊村、龐莊村、閆老寨村、老雷子村、大曹村、蘇閣村、路閆莊村、大劉村、閆梅村、文樓村、黃集村、歐寨村、宋莊村、南劉村、王樓村、王竹園村、李店村、蔣廟村、大王村、張新村、小位莊村、梅莊村、東劉村、白楊樹村、涂莊村、羅莊村、麻大莊村、麻王莊村、麻老莊村、吳老莊村(,11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賈嶺。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此處有一道山嶺,呈西北、東南走向,名十字嶺,又名金雞嶺。后有戶賈姓在此落戶,更名賈家嶺,簡稱賈嶺。1958年建賈嶺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賈嶺鄉,1988年撤鄉設鎮。
  高寺鎮  面積:64.7平方千米 人口:6.6萬人 代碼:411681104 
    位于市境中部,東鄰官會鎮、新橋鎮、西鄰范集鄉,南鄰秣陵鎮,北鄰丁集鎮、永豐鄉。2006年,轄26個村委會:,橋北頭村、張廟村、吳莊村、高寺村、席營村、袁樓村、油坊村、程莊村、團店村、張營村、張老家村、新莊村、高閆村、袁莊村、瓦房村、曹坡村、黃冢村、孫堂村、白衣閣村、樊莊村、張小集村、蔣莊村、張鳳莊村、陳樓村、樓堤村、袁閣村(,10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高寺。
    古代,此處有一高丘,名高陽丘。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簡稱今名。1965年由新橋、老城、丁集三個公社劃出部分大隊成立高寺公社,1983年改為高寺鄉,2001年撤鄉設鎮。
  新橋鎮  面積:74.5平方千米 人口:6.5萬人 代碼:411681105 
    位于市境南部,東鄰付集鎮、西鄰老城鄉,南鄰安徽省臨泉縣,東南臨沈丘縣,西南鄰賈嶺鎮。2006年,轄29個村委會:北村、南村、孫營村、南趙莊村、潘營村、北李營村、鄧莊村、林莊村、常樓村、存民莊村、張小莊村、楊木莊村、賈莊村、曹樓村、師大樓村、石灣村、姜胡同村、南李營村、張絕莊村、王呂莊村、文莊村、梨西村、李樓村、劉營村、苑莊村、艾莊村、三官廟村、土樓村、蔣樓村(,11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新橋。
    據傳:此處泥河上原建有木橋,名稱無考。明弘治(1488-1505)年間將原橋向西移七百米,另建新橋,故名。1958年成立新橋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新橋鄉。1988年撤鄉設鎮。
  付集鎮  面積:47平方千米 人口:5.2萬人 代碼:411681106 
    位于市境東南部,東及東南鄰沈丘縣,西及西南鄰新橋鎮,北鄰官會鎮。2006年,轄21個村委會:郭溝村、付集村、高劉村、汪營村、直河村、付莊村、曹營村、韓營村、于寺村、馮寨村、張埝村、李大莊村、官莊村、雙廟村、于樓村、黃廟村、崔小莊村、單莊村、馬莊村、于寨村、蘇李村(,104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劉莊。
    據傳宋朝曹娘娘乘船在運糧河上游玩。船行此地,看到南岸一片茂密的叢林,景色宜人,便棄船登岸游玩,見幾戶人家生活都很富裕,便說這是富集(富戶集中的意思);到了明初,傅姓家族從-大槐樹下移民來此定居,先居傅墩,后從傅墩遷此,傅族財大勢大,將富集更名為傅集。1965年由新橋官會兩公社劃出部分大隊建立傅集公社,因公社駐地傅集故名;1970年公社機關由傅集遷到劉莊,仍稱傅集公社。1983年改稱傅集鄉,1997年撤鄉設鎮。
  官會鎮  面積:72.48平方千米 人口:7.25萬人 代碼:411681107 
    位于市境東部,東至直河與沈丘縣交界;南至汾河與傅集鎮、新橋鎮為鄰;西與高寺鎮、丁集鎮接鑲;北與王明口鎮毗連。2006年,轄27個村委會:官會村、高趙莊村、劉樓村、高莊村、路營村、蔡莊村、時橋村、孫寨村、靳莊村、韓營村、時莊村、李橋村、腰莊村、徐莊村、鄭樓村、毛樓村、公劉村、沙廟村、于廟村、紀莊村、范橋村、馬老莊村、汾莊村、李四坑村、幫糧集村、薛樓村、李趙莊村(,13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官會。
    據傳清乾隆年間(1736-1795),項城、沈丘、銅城三縣知縣,為解決水利糾紛于此會晤,故名官會。1958年建官會人民公社地,1983年為官會鄉。1998年撤鄉設鎮。
  丁集鎮  面積:63.71平方千米 人口:5.9萬人 代碼:411681108 
    位于市境北中部,東與王明口鎮壤;南至曹河與高寺鎮相連;西與永豐鄉交界;北至人民溝與秣陵鎮毗鄰。2006年,轄30個村委會:東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沈莊村、下樓村、橋口村、關莊村、田寨村、任樓村、徐營村、王李橋村、閆莊村、河北村、李莊村、索莊村、龍王廟村、邵莊村、李樓村、土屯村、大田營村、田廟村、王官橋村、石樓村、劉堂村、陳營村、鴿子樓村、王樓村、戴橋村、霍莊村(,11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丁集。
    據傳古時候,這里有個村叫丁村,村頭有集,名丁村集。后來選在集東谷河上建橋,丁村集隨之遷移,后來,做生意和逃避匪患的人遷居丁集者越來越多,丁集便逐漸發展起來。1958年建立丁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丁集鄉,1988年撤鄉設鎮。
  鄭郭鎮  面積:65.5平方千米 人口:6.7萬人 代碼:411681109 
    位于市境東北部,于沈丘、項城兩城之間,北隔沙河與淮陽縣相望,西鄰城郊鄉,南鄰王明口鎮。2006年,轄25個村委會:北街村、南街村、前時村、李洼村、后時村、師寨村、張堂村、侯莊村、王井村、金東村、金西村、劉營村、任莊村、張營村、孟營村、高營村、束莊村、賈莊村、王埝村、于埝村、朱營村、趙橋村、胡樓村、牛營村、趙集村。鎮政府駐鄭郭。
    鄭郭名稱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一種說法是《項城縣志》“雜事志·異聞”篇:據傳,該村鄭、郭兩姓結親,鄭夫早亡,郭姓媳婦侍奉牙齒俱落之婆母,以乳汁養之數年,感動上天。清順治三年,此處刮起特大旋風,飛沙走石,大木皆拔,村中房舍千余間盡被損毀,唯獨郭寡婦四間草房安然無恙。事后,“郭家賢孝女、鄭家好媳婦”,廣為流傳。鄭郭集因此得名。1958年建鄭郭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鄭郭鄉,2001年3月撤鄉設鎮。原轄39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2006年,將與城區接壤的王集、楊樓、孫營、聶寨4個行政村共5.3平方千米、16119人劃入市區。
  秣陵鎮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人 代碼:411681110 
    2006年,轄4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北街居委會、南街居委會、東街居委會、西街居委會、西郊村、南郊村、北郊村、東郊村、大凡村、白溝村、吳莊村、前老家村、金營村、土屯村、三里店村、王營村、范冢村、閆樓村、新莊村、王路口村、陶灣村、西陳樓村、八里莊村、周池村、東陳村、南張村、夏營村、李莊村、姚莊村、吳場村、骨頭冢村、李閣村、朱營村。鎮政府駐北關居委會。
    “秣陵鎮”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南北朝時期,在項城縣立過“秣陵縣”。明宣德三年(1428),項城縣治從槐坊店(今沈丘縣槐店)遷此,長達525年之久。民國時期為城關區,1942年稱過一段秣陵鎮。1950年,為項城縣人民政府駐地,亦稱城關區。1953年冬,縣政府遷水寨后,這里俗稱老城。1982年改為縣轄鎮,定名秣陵鎮。2005年,撤銷秣陵鎮、老城鄉,設立新的秣陵鎮。
  王明口鎮  面積:75平方千米 人口:6.5萬人 代碼:411681111 
    位于市境東部,緊靠洛界公路和漯阜鐵路。2006年,轄26個村委會:王明口村、邢集村、陳州營村、孔莊村、張吳樓村、袁寨村、侯莊村、趙公橋村、田莊村、閆寨村、賈樓村、李莊村、大于莊村、胡寨村、黃許營村、苗莊村、小孫寨村、田老家村、閆灣村、王家寨村、方莊村、柳杭村、牛灘村、三官廟村、咬子頭村、王老莊村(,142個自然村)。
    1965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為鄉,2001年7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鄉設鎮。
  永豐鄉  面積:56.6平方千米 人口:62670人 代碼:411681200 
    位于市境北中部,東鄰丁集鎮,西鄰范集鄉,南鄰高寺鎮,北鄰南頓鎮。2006年,轄29個村委會:永豐村、馮灘村、沈莊村、克莊村、王莊村、王營村、閆莊村、朱灘村、平樓村、后欒村、馬莊村、大黃村、大李莊村、鮑莊村、前欒村、栗營村、凡沖村、火星閣村、馬樓村、毛集村、唐樓村、汕河村、大劉村、大靳村、郭大莊村、谷樓村、王樓村、羅集村、鞠營村(,99個自然村)。鄉政府駐永豐。
    永豐原名百家冢鋪。清宣統三年(1911)修案,更名“永豐”,取永年豐收之意。1965年由范集、南頓、丁集三個鄉劃出部分大隊,成立永豐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永豐鄉。
  范集鄉  面積:58.12平方千米 人口:6.4萬人 代碼:411681201 
    位于市境西部,北鄰南頓鎮,東鄰永豐鄉、高寺鎮,西鄰商水縣。南與孫店鎮、秣陵鎮隔河相望。2006年,轄28個村委會:范集村、楊莊村、黨莊村、程營村、大陳村、雙樓村、位營村、曹屯村、李樓村、曹莊村、申營村、史莊村、蔣寨村、宋營村、朱莊村、張樓村、路口村、文莊村、侯營村、尚店村、楊營村、司莊村、前鄧樓村、大吳村、付樓村、余營村、大王村、郭王村(,85個自然村)。鄉政府駐范集。
    據傳: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后,項羽軍師范增隱居此地。建有府舍、花園、亭臺樓閣,頗為壯觀。后起集,名范亭集。清咸豐11年(1861)趙作賓倡捐修寨,名范亭集寨(又名集成寨)。1947年,拆寨,簡稱范集。1946年屬項城縣婁堤鄉第六保,1947年屬項城縣第七區,1951年改為范集區、范集小區,1958年成立范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范集鄉。
  三店鄉  面積:61.55平方千米 人口:5.127萬人 代碼:411681202 
    位于市境南部,東鄰秣陵鎮,西鄰李寨鎮,東南鄰賈嶺鎮,西北鄰孫店鎮。2006年,轄25個村委會:三店村、大丁村、新寨村、張寨村、李莊村、坡龔村、田集村、紀韓村、綽劉村、夏寨村、陳張村、楊樓村、盛營村、黃莊村、夏莊村、任莊村、大趙村、楊崗村、賈代村、大曲村、石廟村、馬莊村、張莊村、雙黃村、裴莊村(,80個自然村)。鄉政府駐三張店。
    據傳,明朝,由太康縣西南張莊遷來張姓在此開鹽店;由孫店南虹河沿章莊遷來章姓;由縣城(今秣陵鎮)西北遷來臧姓,共居一村,因名。1965年,由李寨、賈嶺、孫店、城關四個區劃部分大隊,成立了三張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三張店鄉。
  歷史沿革
  
    項城在周初年為項子國。是西周時封疆劃界分封的子爵。到東周春秋時,仍為項子國。魯僖公十七年夏,魯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戰國時期,楚滅魯,項地即改屬于楚國。楚襄王時,將楚都由郢徙于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秦始皇并兼六國,統一中國后,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于潁川郡,只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
    秦末楚漢相爭之后,楚敗漢勝,漢高祖在項地設置項縣,屬汝南郡。到東漢時,沿襲西漢的地方行政區劃而無變更,仍為項縣,屬汝南郡。三國時期,仍為項縣,在曹魏統轄境域之內。項縣隸屬陳國。晉代行郡國制。項縣名稱未變,西晉時先屬陳國,后改屬梁國。
    南北朝時,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 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增一“城”字,屬于豫州陳郡。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均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因殷州。北朝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
    隋朝統一中國后,確定為項城縣。五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金代時,項城縣隸屬河南府陳州。元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明代時,項城縣隸屬開封府陳州。清代,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陳州府,疆域無大變化,但與西鄰各縣有插花地。
    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項城項城縣縣城。解放戰爭后期曾先后建立沈項臨縣和沈項淮縣,隸屬豫東行署。解放戰爭后,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從根本上解決了與鄰縣間的插花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1953年底,項城縣城由老縣城遷至水寨鎮。1949年至1953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專員公署。1953年至1958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專員公署。1959年至1961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專員公署。1962年至1965年項城縣隸屬河南商丘專員公署。1965年至2000年項城縣(市)隸屬河南省周口地區行政公署。1993年撤縣設市。2000年6月,周口撤地設市,項城市由周口市代管。(以上摘自“項城市政府網站”,本站有改動)
    1988年,南頓、賈嶺、丁集、新橋撤鄉設鎮。1995年,河南省民政廳以豫民行批字[1995]2號文批準項城市撤銷城郊鄉、水寨鎮設立辦事處的行政區劃調整意見(實際沒有實施)。
    1996年,李寨撤鄉設鎮。1997年,付集撤鄉設鎮。1998年,官會撤鄉設鎮。
    2000年,項城市轄9個鎮、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052468人,其中:孫店鎮 72451人、賈嶺鎮 66207人、新橋鎮 57826人、官會鎮 67946人、丁集鎮 56187人、南頓鎮 71463人、秣陵鎮 10731人、李寨鎮 64815人、付集鎮 43400人、永豐鄉 57867人、范集鄉 59719人、三店鄉 46120人、老城鄉 46285人、高寺鄉 57985人、王明口鄉 60999人、鄭郭鄉 60597人、水寨鎮(虛擬鎮) 55389人、城郊鄉(虛擬鄉) 96481人。
    2001年,鄭郭、高寺、王明口撤鄉設鎮。
    2005年,項城市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秣陵鎮、老城鄉,設立新的秣陵鎮,秣陵鎮政府駐北關居委會。截至2005年12月31日,項城市轄12個鎮、3個鄉:秣陵鎮、南頓鎮、孫店鎮、賈嶺鎮、新橋鎮、官會鎮、丁集鎮、李寨鎮、付集鎮、高寺鎮、王明口鎮、鄭郭鎮;范集鄉、三張店鄉、永豐鄉。
    經河南省和周口市人民政府批準,項城市決定撤銷城郊鄉、水寨鎮,調整南頓、鄭郭部分行政村,設立光武、花園、水寨、東方、蓮花、千佛閣6個辦事處。調整后的新城區面積為87平方千米,城區人口303603人。  原城郊鄉位于市區的南部和西部,轄29個行政村(武莊、趙營、從營、王溝、張寨、潘莊、尚關、后高營、后李洼、鄺花園、孔營、任營、韓老家、韓嶺、劉莊寨、劉祖師廟、劉菜園、郭莊、霍營、尚營、袁張營、呂店、祁莊、獅子李營、大廟、劉冢、-寨、鄺莊、解莊),共61.4平方千米,146997人。 原水寨鎮位于市區東北部,轄11個居委會(南關居委會、東關居委會、西關居委會、鼓樓居委會、沙河居委會、沙南居委會、北關居委會、小新莊居委會、南郊居委會、西郊居委會、東郊居委會),4個行政村(胡營、劉堂、東張營、董營),共6.6平方千米,113190人。
    
  
全國與項城市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马龙县| 武夷山市| 博客| 阜平县| 井研县| 桃园市| 沽源县| 慈溪市| 望城县| 江都市| 西乡县| 湛江市| 吴桥县| 雅江县| 左权县| 凤山县| 澄城县| 泰宁县| 道孚县| 离岛区| 龙岩市| 封开县| 清原| 右玉县| 上饶县| 泗洪县| 永春县| 永嘉县| 视频| 奈曼旗| 电白县| 井冈山市| 军事| 英吉沙县| 玛沁县| 绿春县| 濮阳县| 敖汉旗| 周口市|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