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市納雍縣鍋圈巖鄉土補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525212 | 身份證前6位:520525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3300 |
隸屬政區:鍋圈巖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F | |
土補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土補村基本情況
1、地理位置
土補村位于鍋圈巖鄉東面,東與董地鄉相鄰,南接昆寨鄉,西鄰下田壩村,北與鐘山村比鄰,西南緊靠民生村,距縣城75公理,距鄉政府所在地14公理,地形呈高原深山區、西高東低,最高海拔1786米,最低海拔1510米,土地狀況為:溝田、梁(山梁)地、山腰、山頂林地。
2、人口資源狀況
全村共6個村民組,8個自然村寨,總戶數403戶,總人口1809人,其中有苗族1246人,占全村總人口的68.8%;漢族506人,占全村總人口的28 %;穿青人57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2 %;有貧困人口335戶、1501人,占總人口的83%;低收入戶215戶、931人;有勞動力 800人,男勞動力450人,女勞動力350人;其中文盲、半文盲 150人,小學文化360人,初中文化50人,高中文化10人;常年外出務工人數為125人。
3、土地資源
全村幅員面積6.8平方公理。耕地1238畝,其中田86畝、土1152畝;在耕地中,坡度大于25度的478畝;林地2562畝,其中有果園260畝,荒山荒坡825畝。
4、農業生產狀況
土補村糧食作物以種植玉米、豆類、羊芋為主;養殖業以豬、牛為主;林果業以李子、板栗、楊梅、櫻桃為主。農業經營方式仍為傳統的小農業經營。2009年底,全村糧食總產690182公斤,人均占有糧食 360公斤;年未出欄生豬216頭;農民人均純收入1814元。
5、基礎設施狀況
(1) 道路:全村現有5個村民組的通組路4公理,由維馬公路沿線的下田壩村楊家寨至村委會,全長8.5公理,均為土路,晴通雨阻。有5個組基本建成通組公路,但也是晴通雨阻,但尚有1個組的通組路未建成。
(2) “三通”:全村通電率達到100%,電視入戶率僅6%,該村未通廣播電視和程控電話。
(3) 水利工程:全村共有水源點15個,微水池13口,蓄水量300立方米,不能保障全村的人畜安全飲水問題。
(4) 社會服務:有村小1所,現有學前班和1至6年級共七個班,在校生27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1%。
該村原有醫療點1處,因衛生員資質不夠,醫療器械缺乏,村民就醫很困難,現在村民看病就醫主要在離村8公理外的鄉衛生院二門診。
村委會辦公場所離人戶很遠,有房屋9間、170平方米,辦公設施較為齊全,但由于離自然村寨太遠,不便于開展工作。
有打米磨面加工的有2戶,該村村民打米磨面主要靠自己購買的小型磨面機。
--人口總數:1809人 農業人口:1809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238.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 生產總值:286.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農業 名特產品:馬鈴薯,玉米 辦公所在地:二組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