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安溪縣虎邱鎮仙景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524108 | 身份證前6位:350524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隸屬政區:虎邱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C | |
仙景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仙景村位于安溪縣南部,距鎮政府3公里左右。 處在蜿蜒秀麗的飛鳳山脈,雄偉壯觀的柏葉山脈與一封獨秀的金光閃環拱之間。南流清溪縱深把村莊分為東西兩畔,蓮花橋、校濱橋、悟趣橋三座橋梁分別于上游、中游、下游將村落連成一體。村莊東與官橋鎮石巖村接壤,西與西坪鎮柏葉柏溪村交界,北連本鎮福井村,南鄰本鎮金榜村。全村面積約4平方公里,有20個村民小組,650多戶,3000多人,村民有林、李、王、蔡姓。
宋代中期,始有本區域,明、清隸屬新康里,民國時期屬虎邱鄉金榜保,臨解放時屬西坪區金榜鄉仙林保,解放初屬第七區(西坪)管轄,1958年屬西坪人民公社金榜生產大隊,1961年初,獨立建制為西坪區仙景大隊,1964年末,隸屬虎邱公社仙景大隊,1984年至今為虎邱鄉(后改鎮)仙景村村民委員會。
仙景村,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林氏先祖林文養由柏葉遷入開辟該地時,見該地山明水秀,猶如仙人之景,故稱仙景。境內有始建于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的騎虎巖,因地形結穴“飛鳳朝天”,古又稱“飛鳳巖”,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豐富。二十世紀末,重建其巖,列入縣級保護文物,有“仙凡界此”,“游子亭”、“醉仙石”、“出水芙蓉”、“天壺”、“鐵索橋”、“羅漢洞”、“三星巖”、“開天辟地”、“福地洞天”、“凌霄亭”、“拳頭埔”、“聽泉谷”等園林景觀。飛鳳奇觀,騎虎神韻美不勝收,其古代神奇傳說,有沒的自然景觀,高品位的文化層次,令游覽者得到歷史的回眸,文化的熏陶,心靈的凈化。瑞和古厝群、善苑樓是仙景古代建筑的象征,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不管是設計,建筑方面都很有考究,結構嚴密兼顧,選料上乘,制作精細,有防雨的柏葉窗,通風的柳絲窗,內在文化含義深刻,集很多能工巧匠之藝術,可以說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目前瑞和古厝群成為觀光旅游的“農家園”,被有關單位列為旅游景點。
仙景屬亞熱帶氣候,冬無嚴寒,四季不甚明顯,夏季東南風,冬季偏北風,雨量適中,氣候怡人。仙景村屬人多地少,單一發展糧食耕種,村民很難維持生計。80年代初,村領導根據黨的富民政策,帶領全體村民種植茶葉,發展茶產業經濟。幾年下來,村民們嘗到甜頭,認為茶葉是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這樣人們不斷地研究、探索、發現、發展、發明、開拓、創新,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如今可謂物產豐富,茶果飄香,茶產業成為仙景村的主導產業。曾治愈瘟疫,名噪一時,現遍布永春的“佛手茶”就發源在此!茶農制茶技術精湛高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提高,精益求精,制出的茶葉品質優秀,令人稱贊,在每每參賽中均獲佳績。
仙景村先后榮獲縣級“先進黨支部”、“文明村”、市級“文明村”的稱號,仙天飄玉帶,景地展宏圖,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3000多村民奮力打造,一個富裕、文明發展的村莊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全國與仙景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