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新華西路街道
新華西路街道:轄廣場、醫學院、東洪橋、新華西街、四合興、大慶路6個社區居委會。
新華西街辦事處東起錫林北路,西至果園東路、內蒙古鑄鍛廠西墻一線,南接新華大街,北以鐵路線、光明大街南馬路為界與回民區海拉爾西路辦事處、新城區錫林路辦事處相連接。轄區面積1.74平方公里,居住著蒙、漢、回、滿、達斡爾等多個民族,共有人口30000人。轄區內交通便利,道路暢通,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備,新華大街、光明大街、通道北路、錫林北路等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呼市的西河——扎達蓋河由北向南穿過轄區。
轄區內共有38家駐區單位(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中國工商銀行內蒙古分行、中國銀行車站支行,中國人民銀行呼市分行、中國人民銀行培訓中心、中國銀行培訓中心,內蒙古電視臺、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內蒙古有線網絡公司以及內蒙古醫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等單位集中分布在轄區東部,使其成為了呼市乃至自治區的金融、文化傳媒、醫療衛生中心。內蒙古京劇團、內蒙古雜技團、內蒙古歌舞劇院、內蒙古廣播藝術團、內蒙古公安消防總隊文工團等文藝團體,更為這一地區增添了文化藝術氛圍。
轄區內的通道北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以溫州機電城為龍頭,國內眾多名牌產品云集,有百余經營戶的機電產品一條街,是西北地區機電產品的重要集散地。同時,依托原蘭太藥業呼和浩特制藥廠及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形成了以光明大街為中心點,以九合永齡堂連鎖藥店為重點,向周邊輻射的藥品、醫療器械批發零售市場。轄區西部為企業聚集區,原呼和制藥廠、探礦機械廠、呼運集團廠區已改建為居民住宅小區,內蒙古鑄鍛廠、飛鷹集團南廠目前仍在生產,但隨著城區建設步伐的加快,其座落于市區的狀況也將發生改變。
目前,新華西路辦事處正按照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要求,積極圍繞發展轄區特色經濟,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努力開展工作,力爭早日把新華地區建設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和諧社會。
新華辦事處“千手愛心超市”簡介
新華辦事處“千手愛心超市”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駐區單位和廣大社區居民的大力支持下,在黨員、共青團員、青年志愿者的帶領下,于2005年3月18日下午3點在通北社區居委會正式成立。
超市建筑面積20平方米,共有4個貨架,分為學生用品類(包括書包、鋼筆、油筆芯、鉛筆、隨身聽、格尺、磁帶、中性筆、文具盒、各種作業本、鉛筆刀、計算器、各種學習資料、鐘表、各類書籍等)、糧油食品類(包括大米、白面、食用油、方便面、食鹽、醬油、醋等)、衣物類(包括各類西服、風衣、羊毛衫、毛衣、毛褲、運動服、棉衣、棉褲、牛仔褲、西褲、運動鞋、圍巾、女裙、運動帽等)、生活用品(包括吹風機、洗潔凈、暖水瓶、牙膏、水杯、茶葉、毛巾、被套、手套、背包等)四大類,150多個品種!扒謵坌某小蓖ㄟ^人性化的超市運作模式,切實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懷,體現了新華西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扒謵坌某小奔婢呱鐣栀浐蜕鐣戎鷥蓚職能,為社區困難群眾提供了一個新的救助平臺,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救助網絡,實現社會捐助和社會救助工作的制度化、經;粚崿F了對城市困難人群能“按需幫困”目標;實現了物質資源最佳利用;積極倡導了愛心奉獻、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促進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讓那些貧困家庭、貧困殘疾人、貧困家庭的莘莘學子們充分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新華西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以“千手愛心超市”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員、共青團員、青年志愿者的帶頭作用。廣泛深入的圍繞“六進社區”、“五助”的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保持0員先進性的教育活動,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把黨和政府對-的關懷落到實處。
新華西街辦事處歷年來在各項工作中取得的政績及獲得的榮譽:
1992年,在全市基層黨校達標升級活動中,被評為“一級黨校”。
1996年,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回民區區委、區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新華西街辦事處黨校被評為“市級標兵黨!;管區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小區被評為市級文明小區。
1997年,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居民自治市示范達標辦事處”,所屬西洪橋居委會被評為“全市居民自治示范模范居委會”;10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授予“全國群體先進集體”的殊榮,新華西街街道黨工委被市委授予“雙學”活動先進集體。
1998年8月,新華西街辦事處檔案工作目標管理晉升自治區一級;
12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回民區區委、區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
1999年12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回民區區委、區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
2000年6月,新華西街辦事處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中心、社區服務就業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12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回民區區委、區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
2001年5月,新華西街辦事處團工委被共青團呼和浩特市委員會評為“青年志愿者服務先進集體”;11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辦公大樓投入使用;12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回民區區委、區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
2002年8月,新華西街辦事處“星光計劃”2個社區服務點投入使用;10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發展街道個體私營企業先進辦事處。
2003年4月、5月,抗擊SARS疫情,新華地區作為疫情首發區、重發區,取得抗擊非典疫情階段性勝利;5月,新華西路辦事處安排103名下崗失業“4050”人員就業,從事居委會社區衛生工作;6月,新華西街街道黨工委被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評為全區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7月,新華西街街道黨工委被回民區區委、政府評為抗擊“非典”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8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科技局評為《科普法》知識競答活動優秀組織獎;12月,新華西路辦事處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新華西路辦事處被內蒙古自治區文明辦、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評為全區創建文明社區示范點,新華西街辦事處團工委獲回民區團委“實績突出團組織”榮譽稱號,新華西街辦事處工會被回民區工會評為“2003年度工會工作先進集體”
2004年3月,新華西街辦事處婦聯榮獲市級“十佳巾幗志愿者隊伍先進集體”;8月,新華西街辦事處結合“執政為民、加快發展”學習教育活動,為民辦實事,協調8 000元捐助22名特困生,為市兒童福利院幕捐款物1 179元、2 000件;9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回民區委、區政府評為民族團體先進集體;12月,新華西街辦事處創建綜合示范區工程驗收,通北社區、廣場社區居委會達標。
2005年3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回民區委、區人民政府評為2004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地區;4月,新華西街辦事處獲2005年回民區職工-會職工組第一名。
2006年4月,新華西街辦事處被子共青團呼和浩特市委員會評為全市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優秀組織單位;5月被共青團回民區委員會評為“共青團五四獎”;被共青團回民區委員會評為“青年志愿者服務先進集體”。2006年4月辦事處工會被呼市回民區總工會評為“2004—2005年度工會工作先進集體”。新華西街辦事處獲2006年回民區職工-會職工組大慶路社區居委會簡介
大慶路社區居委會,轄區東起扎達蓋河,南起光明大街,西至大慶路小學及制藥廠招待所,北到京包鐵路。轄區面積0.35平方公里,居民1490戶,人口3354人,由蒙、漢、回、壯等民族組成,居民住房主要是以50—60年代的平房為主,辦公室地點設在光明路景泰花園。駐區單位有內蒙古鑄鍛總廠、飛鷹集團南廠、內蒙古探礦機械廠和大慶路小學。駐區企業效益不好,下崗工人較多,居民生活條件差,有相當一部分居民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維持生活,由于地處城鄉結合部,人員雜,流動人口多,給社區居委會的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居委會領導班子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團結協作,努力進取,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民滿意為標準,加強居委會建設,通過幾年的努力,居委會各項工作開展得比較好,得到了廣大居民的支持和認可,居委會也因此跨入了辦事處的先進行列。
東洪橋社區居委會簡介
東洪橋社區居委會,轄區東起戰備路,西至通道北街,南起建筑東巷,北至南馬路,呈矩形板塊,占地面積0.37平方公里,總戶數1401戶,人口3734人,有漢、蒙、回、滿、朝鮮等十多個民族。駐區單位有:內蒙古人民銀行培訓中心、中國聯通呼市分公司營業廳等十多個單位。
幾年來,東洪橋社區黨支部、居委會遵循以人為本,服務居民,資源共享,共駐共建,責權統一、管理有序、擴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則,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斷推動社區建設向前發展,社區建設與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廣場社區居委會簡介
廣場社區居委會地處我市中心地帶,南臨新華大街,東靠錫林北路,北至南馬路,西到戰備路,占地面積0.35平方公里,轄區居民1364戶,人口4260人,有駐區單位13家,臨街商業店鋪近200家,醫療服務站1個,駐區單位主要有內蒙古交通廳、內蒙工行、文化廳等十多家單位。
目前居委會共有成員4人,其中黨支部-兼主任1人,副主任1人,居民委員2人,社區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7人。辦公地點設在原內蒙古交通廳辦公樓三樓,面積30平方米,辦公設施基本齊全。幾年來,社區居委會在上級黨委、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各項社區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2003年被評為甲級一等社區;抗非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年被街道黨工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四合興社區居委會簡介
四合興社區地處回民區中心地帶,東起扎達蓋河,西至果園東路,北接光明路,南到鋼鐵路,轄區面積0.31平方公里,社區主要由鐵路宿舍、呼運宿舍、內三建宿舍組成,社區居民中下崗失業人員較多,現有居民2914戶,8748人。轄區共有駐區單位5家,分別為內蒙消防總隊、呼運集團、鐵三小、回民區城管大隊及鐵路幼兒園。
社區居委會班子健全,設支部-兼主任1名,副-兼副主任1名,居民委員2名,社區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10名。幾年來,社區居委會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積極圍繞社區實際,開展各項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肯定和認可。
通北社區居委會簡介
通北社區居委會,地處辦事處轄區中段。北至京包鐵路、南到鋼鐵大街、東鄰通道北街、西沿濱河路。是一塊狹長、整齊、占地0.24平方公里的地域。居委會辦公地點在新華辦事處綜合樓西二樓。
全社區已建樓房53棟,有居民院落23個,總戶數2114戶,人口達5285人,有漢、蒙、回、滿、朝鮮等十多個民族,駐區單位有12家。通道北街已成為五金機電、藥品批發零售一條街并被回民區確定為經濟發展的一路四街項目之一。
幾年來,社區居委會立足社區實際,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工作得到了廣大社區居民的肯定。社區黨支部是辦事處的先進黨支部,社區也被評為甲級二等社區。
醫學院社區居委會簡介
醫學院社區居委會,辦公地點位于新華大街1號內蒙古醫學院家屬區院內,轄區東起戰備路,西至通道北街,南起新華大街,北至建筑東巷,其平面圖呈四方形,占地面積0.19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438戶,總人數3565人,其中,在職職工有1478人,離退休職工有592人,下崗失業人員316人。
醫學院社區居委會班子健全,共有工作人員5名,-兼主任1名,副-兼副主任1名,居民委員3名。支部在冊黨員共14名。駐區單位有內蒙古醫學院、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回民區新華西街派出所3家。
醫學院社區在上級有關部門及街道辦事處領導下,按照我市社區建設的總體要求,以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提高市民素質和文明程度,促進社區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有序地開展著各項工作。今年又被列為創建“綜合示范社區”居委會第一名。
四合興社區居委會
東洪橋社區居委會
通北社區居委會
廣場社區居委會
醫學院社區居委會
大慶路社區居委會
全國與新華西街辦事處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