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市織金縣金龍鄉落作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524205 | 身份證前6位:520524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2100 |
隸屬政區:金龍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F | |
落作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落作村位于織金縣西北部、落作村距縣城54公里,距金龍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東面茶點鄉,南面是以那鎮,西面是齊心村,北面海弓。全村下轄10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
落作村以平緩山地和深切河谷地為主,海拔1760-2389米之間,平均海拔1825米。屬喀斯特地形脆弱環境。水資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飲水困難。落作村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15℃,年降雨量1177毫米,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夏季溫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長夏短,春秋相連,雨熱同季。全年日照時數1110小時,無霜期280——300天。
全村有耕地719畝,;林地950畝;可利用荒地300畝;人均耕地0.7畝,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產率較低。農作物以玉米、馬鈴薯、小麥、大豆等為主。土類主要為黃棕壤——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和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下發育的一種地帶性土壤,為棕壤與黃壤之間的過渡類型,兼有黃壤與棕壤的某些特征。脫硅和富鋁化作用弱,具有明顯的生物積累過程。有機質分解緩慢,表層有機質豐富,但有效養分缺乏。特別缺磷(速磷4PPm)、鉀(速鉀90PPm),pH值4.4-5.7,為酸性土。
全村森林覆蓋率不到3.2%。部分的喬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農戶毀林開荒。只有少量的四旁樹,土地墾植率高,陡坡開荒面積大,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極其脆弱。
全村總戶數509戶,總人口2340人,少數民族人口1780人(以蔡族,苗族,彝族,穿青人為主),占全村人口的80%;婦女460人,占總人口的30%;總勞動力780人,其中,文盲30人,半文盲80人,小學文化程度780人,初中文化程度21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0人,其中:富余勞力127人,已輸出勞力140人(男90人、女50人),其中:省內縣外120人,省外20人,全年外出打工120人。育齡婦女人數30人,其中孕產婦數2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6.0%以上,計劃外生育和重男輕女現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個別家庭還在
農業總產值396萬元,其中:農業218萬元,牧業178萬元。糧食總產量450噸,人均占有糧340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102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6元及以下720人,占全村人口的38%。目前沒有屬于村集體、民辦企業。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600畝;糧食播種面積300畝;大牲畜存欄數290頭;豬存欄數407頭;豬出欄數407頭;家禽存欄數200只,家禽出欄數200只;各類肉產量28噸。
--人口總數:2340人農業人口:2340人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9.0畝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布依族,穿青人,漢族等發展口號:加快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
--所轄村:茶坡組,張家寨組,落作組,下壩組,尖巖組,小沖田組,新寨組,生產總值:396.0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烤煙,雜交玉米名特產品:辣椒,玉米,大豆等辦公所在地:金龍鄉落作村委會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