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民國《衢縣志》載:“毛維瞻明果寺記:宋元豐三年冬十月十四日,維瞻陪趙抃去浮石,入項山,來咸通興善院,遂入院里寺源抵明果寺,謁大徹禪師真身。距城七十里,僻在層云亂峰之外,山有鋼刀澗,豬掊泉。源之半山興善寺輒有巨石極高峻,眾指為舍身臺。山西面回合至之者,宛如別造一世界。迫而望之,山轉近轉高,溪轉深轉清,實真人開土棲遁之域。”明果寺居于千里崗五花峰間,缽盂山前山勢俊秀,溪水四環,地靈人杰。寺座北朝南向,門前地勢開闊、氣勢非凡,乃國內罕見的“北玄武垂頭,東青龍蜿蜒,西白虎俯首,南朱雀翔舞,二水環繞匯流”之絕佳風水寶地,為我國著名的佛教勝地。望眼南方,有海拔820米的項王山,又名王山桐巖,山上有項王廟,因世事變遷,此廟逐漸衰微,至今遺跡尚存。明果寺自始建以來,歷經劫難,屢毀屢建。寺內供有老百姓親切稱為“草鞋仙:的肉身佛像。唐憲宗皇帝對高僧謚號為”大徹禪師,1994年衢州市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一共列舉了十位重要歷史人物,“大徹禪師”是其中之一。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曾隨在衢為官的父親多次拜謁大徹禪師,以后相交甚厚,為此留下千古名篇“傳法堂碑”。明果寺坐北向南,現有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軸線上。前有天王殿,即山門;中衛大雄寶殿,后為肉身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前,左有鐘樓,右為鼓樓。肉身殿前,左為文珠閣,右為普賢閣。殿前有大型放生池一體廣場。殿后有萬佛寶塔。整個寺院建筑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極其莊嚴。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