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梧梓村位于梧塘鎮中部,東鄰西林村,西以下溝頭河為界與霞樓相望, 南接田野與東坡三村為鄰,北通鄉道,與松西村接壤。屬半丘陵地區,全村地形似鴨蛋狀,東部偏高,為旱地、果地;西部較低,為一片良田。地勢自東向西傾斜。一條水渠自松東而來,幾百畝糧田水源充足。一條荔涵公路通到梧梓糧庫的大道,為開發梧梓提供便利。全村總戶數420戶、1580人,劃為6個村民小組。基本是漢族,只有于姓屬鮮卑族。此外還有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及在外人員600多人。村里陳姓2戶人家,是幾百年前為陳老爺看墓而從城里遷來定居的,從1972年起,投資3萬元,建成全鎮第一個村辦電灌站,水道從北向東轉西,灌溉200多畝旱地、果園。1955年起,全村每戶都點上電燈。1983年,投資4萬元,給村道都鋪上石板,總長近3000米,是全鎮第一個雨天不怕路泥濘的村莊。1986年,與梧梓糧庫共同投資10多萬元,修了1條長700米、寬12米的公路。1987年,投資3萬多元,修了1條長500米、寬8米的村道,直達村部。梧梓村現有糧田357畝,旱地、果園222畝,人均耕地0.38畝。通過老樹復壯等科學管理,龍眼果園面積已達150畝,品種近10個,年產約千擔,產值占全村總產值的70%。數百株荔枝樹環繞一片良田,成為梧梓一景。1984年國家糧食儲備庫在村內建成。1985年,在兩個文明建設中,梧梓成為省級首批的農村文明單位。村民基本上都蓋上新房,村建所規劃的套房,展現出梧梓的新面貌。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