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青白江區城廂鎮朝陽路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0113104 | 身份證前6位:510113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0300 |
隸屬政區:城廂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川A | |
朝陽路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基本情況
朝陽路社區成立于2002年10月,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城鎮區域東半部,所轄區域為從北門至南門以街中心為界,包括下北街,上北街,大東街,大南街等大街小巷20余條,并以護城河為界,方圓約0.41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積,是我鎮工、貿、商、學、餐飲娛樂較集中的區域。現有社區干部5名,黨支部成員3名,
二、基礎設施
朝陽路社區辦公用房由鎮政府借用,總面積320平方米,現投入使用的包括社區辦公室(社區便民服務站)、計劃生育服務室、勞動保障站、電教室,計生藥具室,科普閱覽室,再就業援助窗口,志愿者服務工作站;檔案室、綜合會議室(黨員活動室)、文化圖書電子閱覽室、司法信訪調解室、未成年人活動室、心理咨詢室、團支部活動室和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等;外有居務公開欄,有黑板宣傳欄,有室外文化娛樂場所和室外健身場所,以及社區居民文化活動廣場。社區活動室配備有電視、音響、桌凳等設備。
三. 轄區內文物保護單位和景點介紹
彭家珍大將軍專祠:位于家珍公園內,家珍專祠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四川三大烈士之一彭家珍將軍而修建的祠堂,始建于抗戰初,擴建于80年代。專祠為仿古建筑,坐南向北,占地18畝,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存有孫中山等人書贈的13道金匾。祠內紀念碑高9.7米,為三大將軍紀念碑之最。家珍專祠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繡川書院:繡川書院位于東街,始建于宋代,占地面積5085平方米,建筑面積1969平方米,共四進。書院是金堂縣修建最早、規模最大、藏書最多、聲譽最隆的一所書院。在七八百年間,培育了理學家謝湜、文史學家張晉生……近現代史上有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哲學家賀麟、植物學家何鑄、著名作家流沙河等。
壽佛寺:壽佛寺始建于乾隆三年,后遷至家珍公園內,總體布局為兩進院落,坐南朝北,占地4000平方米,有正殿7間,廂房19間。每逢初一、十五,城廂周邊鄉鎮及鄰縣信佛群眾紛紛到此,據說寺內觀音菩薩非常靈驗,香火十分興旺。
文廟:文廟始建于宋嘉祐二年(1057年)。清乾隆、嘉慶年間,八次培修和擴建,廟內供奉孔子及七十二門人等歷代名儒。清末至民國在此設學所、國民小學、女子小學,部分建筑已拆除和改建,現存大成殿、崇圣祠、前廳和廂房。文廟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廟:武廟始建年代無考。清嘉慶九年(1804年),金堂縣令謝惟杰從鎮東文昌宮后遷建于此。武廟為三進,現存正殿。武廟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明教寺·覺皇殿:明教寺,始建年月無考。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由佛教凈土僧人行遠募化得錢于此重建,名凈土寺。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年),明教在此發展得勢,遂將“凈土寺”改名為“明教寺”。現存覺皇殿及毗盧遮那佛和侍者各一尊,被列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與朝陽路社區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