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北翁村位于江鏡鎮的北部,與龍田鎮相鄰,屬于丘陵地帶,全村總面積2.2平方公里,生產總面積1200多畝,其中果園500多畝。全村共有487戶,1897人,設有黨支部一個,黨員37人,為四星級黨支部。近年來,北翁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整體推進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村兩委扎實工作,不畏困難,敢于創新,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把一個落后貧窮的面貌煥然一新。2013年人均收入9889元,由于多年來村領導干部的努力,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北翁村先后被評為“福州市衛生村”、福清市“文明村”“平安村”等多項榮譽,2009年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近年來,北翁村認真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省委政府提出的“融入全局、立足多予、注重運作、重在實效”的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的16字指導思想和福州市、福清市、江鏡鎮新農村建設的一系列布署,立足本村,突出重點,扎實工作,有效地推進新農村建設。(1)路網建設: 路網建設是新農村一項重要指標性之一,經過幾年來的努力,我村共鋪水泥路面近8公里,其中5米寬路面3公里,4米寬路面2公里,3米寬路面3公里。2009年又把本村通向龍田鎮最后一條近一公里的路面鋪完,共投資近30萬元人民幣。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環村公路,使我村通往鄰村道路暢通無阻,公交車直通村內,并在道路兩旁安上百余盞路燈。(2) 林網建設:本村共有果園500多畝,防護林近百畝,環繞在村莊的周圍,形成一條自然的綠色屏障,2008年度又種植了3000多株的樟樹,使我村的人均林木面積近0.4畝,既清新了空氣,又美化了環境。2010年3月份又綠化近3公里長公路兩旁。林地覆蓋率較高,水土保持良好。 (3)水網建設:我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東張水庫的-渠環繞整個村莊,建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并充分利用江鏡鎮謝塘洋平整為契機,我村共有300多畝田地納入平整對象,現已完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水網體系。北翁村水資源重點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農村飲用水以水井為主,基本實現戶戶有水井,完善村民生活污水排放設施,提高污水處理率。 (4)公共基礎建設:通過江鏡鎮謝塘洋的平整,現代農業已初具規模。真正實現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村民的參保率達90%以上;每戶村民都擁有一部固定電話,電視入戶率達100%;村現有村級公園一個,配備了一套健身器材,一個水沖式公用廁所,一個文體活動場所,一個老人活動中心,村委在2009年8月份購置了書柜、1500冊的圖書,設立一個農民書屋,供村民閱讀,大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5)把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資源與人口的增長相矛盾的同時,村領導班子積極探索村民的就業渠道,把富余的勞力轉移出去。現本村通過合法渠道到國外勞務、經商的共有200余人,在國內也有一部分村民在商業領域站穩了腳跟,開辟了自己一片天地,也為村民的增收夯實了基礎,集體經濟逐步壯大,農民收入也逐年增加。(6) 農村居住環境建設。北翁村已完成村莊規劃,對村中心的舊房進行改造,將發展成為功能布局合理,基礎設施配套齊全,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生活方便舒適,生態良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7)環境保護建設 。完善村民生活汗水排放設施,建設下水道,提高污水處理率。深入開展“清潔家園”活動,加大對環境衛生的投入,聘用了三位衛生保潔員,并把垃圾轉運到鎮的垃圾轉運站,實現垃圾日產日清。我村在2003年被評為“福州市衛生村”并在2007年通過了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家園清潔”的驗收,成為福建省衛生合格村。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