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永安市青水畬族鄉滄海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481204 | 身份證前6位:350481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隸屬政區:青水畬族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G | |
滄海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滄海畬族村是青水畬族鄉九個少數民族村之一,位于永安市東南部,距永安市城區46公里、青水集鎮1公里。全村總人口553人由3個村民小組組成,畬族人口占90%以上,平均海拔700米,總面積4129畝,擁有耕地面積560畝,山林面積2956畝,其中毛竹林面積251畝。村民收入主要來源:蔬菜、煙葉種植、個體運輸及外出務工等。
【歷史人文】滄海畬族村歷史悠久,早期住有“田、孔、楊、蔡”四大姓,后楊家大發,就想方設法進行改溪,由此“溪變田、田變溪”,船可舟游,成為滄海之勢,故取名“滄海”。自此,滄海有“十里澄江下、一碧武夷水”之譽。現居住在滄海的畬族鐘姓于清乾隆二十年由青水汀海圓安坂和際頭城樓厝兩村開枝來滄海積慶祠居住,至今約240年。具有悠久歷史的滄海村民風純樸,是民俗文化相對集中的地方,畬鄉早期的民俗文化、山歌文化、飲食文化、古建筑文化等在這里得以較好的保存。
【村風村貌】2009年以來,在青水畬族鄉創建省級生態鄉鎮工作的基礎上,村兩委積極按照“三清六改”要求和“交通道路硬化、村居綠化美化、住宅樓房化、飲用水無害化、生活能源化、種植高效化”的標準,著力實施了“生態文明工程”建設,改善生活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目前,全村主干道和戶間道水泥路全面硬化,村主干道安裝路燈6盞,建成了一處農民休閑健身場所和1個門球場,全村共建沼氣池54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5臺,實現“上有太陽能,下有沼氣池”。實現了村居整潔、環境優美、富裕和諧的新農村。
【古民居民俗文化新農村】滄海畬族村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深化提升“168”黨建工作機制為抓手,充分發揮村里人和組織的作用發展古民居民俗文化旅游、特色種養、鄉村文化美食,在不斷壯大高山無公害蔬菜和煙葉主導產業的同時,依托民族村優勢,加大古民居的保護和開發,大力挖掘、保護、整理民族文化,著力在提升內涵上下功夫,在整合優化上下功夫,在宣傳推介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畬族特色的項目,形成畬村特色旅游品牌。逐步把滄海畬族村建設成融現代農業、鄉村休閑、避暑度假、人文體驗為一體的畬鄉風情濃郁、生態環境優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全國與滄海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