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鄞州區首南街道三橋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212 | 身份證前6位:330212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隸屬政區:首南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B | |
人口數量:約730萬人 | |
三橋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三橋村是首南街道最北端的一個村,位于鄞州區新城區中心位置,東臨寧波市高教園區南區,西接鄞州區政府(鄞州公園),南連正在建設中寧波市南部商務區,北靠樂天數碼城,原有區域面積約750畝,在冊戶數291戶,總人口730人。天童南路、學士路、首南路、日麗路縱橫穿境而過,公交車有101路、118路,177路、166路、633路,交通便利,因鄞州區新城區建設需要有90%土地被征用,2003年8月全村農業人口進行貨幣安置,2004年11月村民房屋被拆遷,全村村民搬入南裕小區,2005年9月成立三橋股份經濟合作社,設立董事會,理事會,監事會,各部門明確目標,各負其責。目前,全村老年人養老保覆蓋率為100%,醫療保險覆蓋率為100%,近年來在上級黨工委及村黨支部領導下,被評為區衛生村,計生工作先進集體,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行政村規范化檔案室,信訪工作等先進集體。
六百載古剎—三橋甘露寺
甘露寺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間(公元1427—1428)至今已有近600年歷史,地處寧波市鄞州區新城區,距寧波市中心約5公里。鄞州公園東側,東連寧波市高教園區南區寧波九中西面,南接建設中寧波市南部商務區,紫林坊藝術館,前塘河邊沿,風景優美,交通便利。
相傳,在明朝宣德年間,三橋北面(前塘河以北)稱十九都,屬善衛鄉(今下應街道)管轄,土地屬林姓人家,林姓是大戶人家,有土地近千畝,在十九都有塊墓地,墓地建有墳莊(管墓),并建有幾間供佛堂,對死者進行超度、拜佛、念經,取名甘露庵,因風水好、佛靈,林家后-上翰林官后,甘露寺進行多次修繕,因地處前塘河,是通往橫溪、奉化白杜、姜山等地交通要道,十九都橋西邊有龍潭,俗話說: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此時甘露寺燒香拜佛十分興旺,清高宗乾隆4年(1735年),因十九都在T字形地方造了一座橋(原二座橋),從此,十九都改稱三橋。清高宗乾隆43年(公元1778年)將甘露寺拆遷重建大雄寶殿及二邊廂房(今地址留有功德碑)。清仁宗嘉慶三年(1798年)重建后廂房(留有功德碑),清德宗光緒壬寅年(1902年)進行重修,當時寺里有僧幾十人有地十畝。
甘露寺因其歷史悠久,交通便利,佛靈,讓許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對此情有獨鐘,然而,由于歷史原因,甘露寺一度曾作村辦公室、村民活動場所、開辦五金廠、做民房等,所留下為數眾多的詩文和墨寶文物作為四舊被毀,歷屆任住持無考證。
1987年改革開放,甘露寺經鄞縣佛教協會批準,在鄞縣眾多的寺庵當中,第一批成為佛教信仰定點開放單位。從此,甘露寺在阿寶住持下,經眾多善男信女出資,甘露寺得以修復,因香火興旺,1995年現任住持如凈法師發心下,建造了觀音閣。
目前,因鄞州區新城區規劃建設,當地政府、區佛教協會對重建甘露寺十分重視,區佛教協會以及有關部門各界人士關懷支持下,重建甘露寺千秋大業,從此拉開序幕。
今后,梵宇莊嚴的甘露寺將成為集修行、禮佛、觀光、旅游、休閑于一體的佛教名剎,與鄞州區新城區建設融為一體,甘露寺將以獨具一格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和佛教信徒的光臨。
甘露寺公交線路
359:姚江——樂天數碼城
118:鄞州黨校——樂天數碼城
107:邱隘羊毛衫市場——樂天數碼城
102:七塔寺——寧波九中
101:家樂福——三橋村
全國與三橋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