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10302101 | 身份證前6位:610302 |
長途區號:0917 | 郵政編碼:721000 |
隸屬政區:渭濱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陜C | 轄區面積:109.2km2 |
人口數量:約1.6萬人 | 人口密度:147人/km2 |
石鼓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石鼓鎮位于渭河南,距區政府2千米。轄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壩河村。西寶公路過境。景點有石鼓山、天臺山等。
-
沿革
1956年設石壩河鄉,1958年建衛星公社,1961年更名石壩河公社,1971年由寶雞縣劃歸渭濱區,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09.2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石壩河、黨家村、相家莊、趙家莊、石嘴頭、沙家灣、張家溝、廟溝、李家槽、甘溝、陳家堡、高家河、孫家莊、甘河坡、馬鞍山、王家河、范家莊、窯院18個行政村。
1998年,石壩河鄉改為石鼓鎮。2002年,轄石壩河、廟溝、沙家灣、李家槽、陳家堡、甘溝、高家河、窯院、孫家莊、范家莊、甘河坡、馬鞍山、王家河、趙家莊、相家莊、劉家、黨家、張家溝、石嘴頭19個行政村。
-
基本信息
石鼓鎮轄石壩河、廟溝、沙家灣、李家槽、陳家堡、甘溝、高家河、窯院、孫家莊、范家莊、甘河坡、馬鞍山、王家河、趙家莊、相家莊、劉家村、黨家村、張家溝、石嘴頭等19個村委會。
石鼓鎮于陜西省關中八百里秦川西端的寶雞市城區,地處寶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依秦嶺,北臨渭水,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環境優美。石鼓鎮原為石壩河鄉后因于該鎮石嘴頭發現大量石鼓文而更名。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石鼓文比金文規范、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后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
在石鼓鎮境內有秦嶺著名山峰雞峰山。雞峰山景區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位于天臺山主峰景區的東北方,寶雞市區的東南方,距市區10余公里,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014米。古稱“陳倉山”、“寶雞山”,或稱“雞山”。寶雞地名即源于此。寶雞原稱“陳倉”。相傳春秋時,秦文公在此狩獵,獲雌雞,后飛至山上化為石雞,立祠祀為“陳寶”。“得雌者霸,得雄者 王”。到秦穆公時果得霸業。唐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陳倉山復聞神雞啼鳴,聲傳10余里,皇帝以為這是瑞祥之兆,便下詔改陳倉為“寶雞”。 所以寶雞的名稱也是源于此。
石鼓鎮以工業和旅游業為主產業。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石鼓鎮已發展為一個新型的現代化城鎮。
全國與石鼓鎮同名的有:全國與石鼓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石鼓鎮區劃
610302101200 121 石壩河村
610302101201 122 廟溝村
610302101202 122 沙家灣村
610302101203 122 李家槽村
610302101204 122 陳家堡村
610302101205 122 甘溝村
610302101206 122 高家河村
610302101207 220 窯院村
610302101209 220 孫家莊村
610302101212 220 王家河村
610302101213 220 趙家莊村
610302101214 122 相家莊村
610302101215 122 劉家村
610302101216 122 黨家村
610302101217 220 張家溝村
610302101218 122 石嘴頭村
610302101219 220 中巖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