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德陽旌陽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0603身份證前6位:510603
長途區號:0838 郵政編碼:618000
隸屬政區:德陽行政級別:市轄區
車牌號碼:川F轄區面積:648km2
人口數量:約63萬人人口密度:972人/km2
行政駐地:黃河東路99號
行政區劃:東河鄉 旌陽街道 城南街道 城北街道 旌東街道 工農街道 黃許鎮 孝泉鎮 八角井鎮 柏隆鎮 孝感鎮 天元鎮 揚嘉鎮 德新鎮 雙東鎮 新中鎮 和新鎮
旌陽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東河鄉 510603 22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鄉。1952年屬八角鄉,1961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東河公社,1984年置東河鄉。位于區境南部,綿遠河東岸,距市區9公里。面積22平方……[詳細]
旌陽街道 510603001 3.2km2    旌陽街道地處德陽市中心,東以旌湖中心為界,南以長江路為界,并與城南街道轄區毗鄰;西以華山路至紅雨村接壤;北以皇冠燈五叉路口為界。轄區面積3.2平方公……[詳細]
城南街道 510603002 12km2   城南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是德陽市旌陽區委、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主要承擔轄區社區黨的建設、社區建設和城市街道社會管理、社會服務職責。城南街道轄區行政……[詳細]
城北街道 510603003 14km2  城北街道   成立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屬德陽市旌陽區人民0的派出機構,位于德陽市泰山北路三段126號。轄區東起綿遠河心,西至中鐵二局五處,南到鼎天公司南……[詳細]
旌東街道 510603004   旌東街道位于四川德陽旌陽區。下轄: 510603004001 111 沂河社區 510603004002 111 東山社區 510603004……[詳細]
工農街道 510603005   工農街道位于四川德陽旌陽區。下轄: 510603005001 111 寶峰寺社區 510603005002 111 松花江路社區 510603……[詳細]
黃許鎮 510603100 26.7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鎮。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四川省200強鄉鎮。1952年置黃許鎮,1958年與5社1鎮合并建立黃許公社,1984年分置黃許鎮和黃許鄉,1……[詳細]
孝泉鎮 510603101 52.5km2  孝泉古鎮座落在九寨溝旅游環線德茂公路沿線,地處川西平原西部,距成都75公里,距德陽19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2.5平萬公里,總人口4.2萬人,轄20個行政……[詳細]
八角井鎮 510603102 47km2  " 德陽市旌陽區八角井鎮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地處德陽城市南大門,南距西南大都會成都40余公里,北距川北重鎮綿陽市55公里,既是市區南大門的工業重鎮,又……[詳細]
柏隆鎮 510603103 38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鎮。省200強鄉鎮。1955年柏杜鄉、隆興鄉合并建柏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6年建鎮。位于區境西北部,距市區25公里……[詳細]
孝感鎮 510603104 29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鎮。四川省200強鄉鎮。1940年設孝感鎮,1951年置孝感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4年建鎮。位于區境西北部,距市區6……[詳細]
天元鎮 510603105 56.97km2  " 旌陽區天元鎮位于德陽市區西南,東以寶成復線為界,南與八角井鎮相鄰,西與廣漢市金輪鎮隔河相望,北同楊嘉、孝泉鎮相連.轄14個行政村,126個村民小……[詳細]
揚嘉鎮 510603107 32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鎮。四川省200強鄉鎮。1940年設揚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4年建鎮,位于區境西南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32平方……[詳細]
德新鎮 510603108 39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鎮。四川省200強鄉鎮。1940年設德新鄉,1958年并入黃許公社,1961年析建德新公社,1984年復德新鄉,1994年建鎮。位于區境北……[詳細]
雙東鎮 510603110 54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鎮。1952年分置東美鄉、雙龍鄉,1958年兩鄉合并建雙東公社,1984年置雙東鄉,1995年建鎮。位于區境東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54……[詳細]
新中鎮 510603111 37km2  德陽市旌陽區轄鎮。1951年置新中鄉,1958年改新中公社,1984年復新中鄉,1994年建鎮。位于區境東部,距市區18公里。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和新鎮 510603117   "  2002-8月第一個周末凌晨兩點鐘,成都市五塊石蔬菜綜合批發市場熱熱鬧鬧,與往常不同的是當天增添了新商家:來自德陽市“長壽之鄉”和新鎮的無公害蔬菜……[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旌陽區隸屬德陽市,東鄰中江縣,西連綿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羅江縣,南靠廣漢市。全區幅員面積648平方千米,總人口656946人(2008年)。
    德陽市旌陽區為德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區建成區面積40平方千米。國家特大型工業企業第二重型機器廠、東方電機廠、東方汽輪機廠坐落其間,還有旌陽、旌湖、八角三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郊經濟特征鮮明。
    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區經濟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共投入資金1518.75萬元,用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工作得到加強。新增節水灌面1.61萬畝,新增有效灌面0.37萬畝;新增蓄水能力10.6萬立方米。渠道節水改造110公里,新建整治堤防1.9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萬平方公里,建集中供水站5處,解決0.5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小城鎮建設繼續推進,完成規范化水泥街面2.99萬平方米,下水道2485米。開發區和黃河路片區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經濟開發區投資600萬元,完成了賀蘭山路、渤海路南側慢車道、紫金山路等道路工程,排洪工程以及道路綠化、路燈、人行道配套等工程不斷完善,開發區的投資硬環境不斷改善。黃河路片區完成了黃河西路(五叉路—綿遠河)、秦嶺山路(北泉路—黃河路)、千山街延伸段(沁河路—涇河路)、秦嶺山路(黃河路—涇河路)、涇河路(峨眉山路—千山街)等道路建設,兆河路(千山街—秦嶺山路)完成投資10萬元,完成了天山北路延伸段(涇河路—青衣江路)的項目立項、招標等工作。全區道路交通建設繼續推進,新建村級水泥路45.20公里。全區112個行政村通村水泥路全部建成,2004年12月通過了省交通廳驗收。     堅持狠抓科技工作,科教興區不斷推進。全區申報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44項,批準立項15項。共推廣農業科技成果108項,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達51.20%,企業科技項目新增產值2.2億元,實現利稅2036萬元。建立了市級科技示范鎮1個,區級科技示范鎮1個,科技示范村69個,科技示范戶800戶。
    認真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切實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促進了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堅持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率達96.37%,人口自然增長率0.57‰。
    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的進展,農村廣播電視光纖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實現了20個鄉鎮的村村通光纖電視。投入資金353萬元,新架設鄉鎮至村組的二級光干線105.48桿公里,村到組(社)的電纜主干線79.87桿公里,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3200多戶。
    堅持以農村衛生、預防保健為重點,繼續推進衛生改革,鄉村衛生醫療一體化得到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得到進一步發展。全區計劃免疫四苗覆蓋率達98.57%,食品衛生監測合格率達90.86%,乙丙類傳染病發生率為228.09/十萬。新創區級衛生村5個,農村自來水覆蓋率21.00%。加強了醫政管理和衛生執法監督工作,凈化了醫療市場。
    建區以來,共投資1.73億元,擴充教育用地177畝,完成市區學校改擴建工程,增加教學班級110個,解決了市區入學難的問題,提前實現六周歲兒童入學。投入巨資,排除農村中小學校舍危房8.4萬平方米,歸并村小104所,教育布局趨于合理。全區現有139所學校,其中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1所,德陽市重點中學1所,德陽市合格高完中1所,教師進修校1所,全區現有在校學生8.37萬人,教職工4270人。
    在區委、區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區59所學校建成了計算機教室,四所學校建成校園網,所有中小學電教裝備達九二國標,現正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適齡少年入學率達到100%和98.4%,完成率98.6%和98.4%,畢業率達100%和98%,輟學率僅0.03%和0.75%,“四率”指標均符合“普九”標準,殘疾適齡人口入學率96.8%。1998年被確定為“四川省素質教育實驗縣”,2001年9月獲省政府“兩基”先進集體稱號,2002年旌陽區被省教廳確定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2年被市政府授予“兩基”先進集體,獲市政府推進“兩基”成就獎,2002年、2003年連續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優秀組織獎,2003年獲德陽市黨員實踐“三個代表”示范單位稱號,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等評為全省校務公開工作先進集體,多次榮獲區委、區政府目標考核先進單位稱號。基礎教育連續多年榮獲市教育局考評一等獎。
  自然地理
    大致以綿遠河為界,以西為平原區,海拔460—561米,面積37.06平方公里,占全區幅員面積的64.9%,以東為丘陵區,面積277.94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35.07%,丘陵區山巒起伏,多呈環狀或脈狀或脈海拔高度457—764米,相對高度多在100米至200米之間,境內最高為新中馬鞍山、海拔764米,八角井鎮和東河鄉是區境最低區,海拔473米,最低點位于通江鎮鑼橋凱江水面,海拔457米。
    境內有屬沱江水系的綿遠河、石亭江和屬嘉陵江水系的凱江,以及都江堰人民渠四、五、七期工程從區內穿過。配套人民渠干支渠12條,斗渠181條,大河民堰16條,泉堰145條,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7座,以及各類小型水利工程設施6447處。
    區內多年平均降雨893毫米,三條大河多年平均流量58.7M3/S,上層地下水埋深一般為8—20米。下層為20—40米。人民渠供水穩定。大部分水源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水質標準。
    石亭江
    石亭江古稱雒水,源出什邡,經綿竹,從高景關入市境,流經市境,流經金輪、小漢、金魚、和興、三水等鎮與綿遠河會合后流入沱江。境內河段長22.32公里,集雨面積76.65平方公里。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為3900—415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6.58億立方米。
    綿遠河
     綿遠河古稱綿水。境內河段長11.9公里,流經連山鎮、雙泉鄉、松林鎮、三水鎮,與石亭江匯合后出境至趙鎮入沱江。屬于降水補給河流。河面均寬268米。集雨面積80平方公里。年均徑流總量5.12億立方米。
    旌陽區氣候屬亞熱帶濕和半濕潤氣候區,總的氣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少,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大,強度不一。常年平均氣溫16.0℃,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6.7℃,溫差43.2℃。年平均日照時數1215.4小時,年平均降雨量893.4毫米,其中夏季降雨量達536毫米,占年平均降雨量的60%。
    季節交替時,冷熱空氣活動頻繁激烈,形成以東北方向為主的季風。年平均風速1.5米/秒,瞬間最大風速14.3米/秒。無霜期長達276天。常年發生的主要氣候災害有低溫凍害、干旱、洪澇、大風、冰雹、秋霜、寒潮等,低溫凍害天氣主要出現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生頻率70%。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經常發生。3月初至4月底發生春旱頻率為40%,4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生夏旱的頻率86%。6月底至9月初,發生伏旱的頻率61%,12月至次年1月發生冬干頻率40%。夏秋兩季發生洪澇的頻率50%,年平均發生0.75次。六級以上大風年平均發生0.86次,年平均出現雹災0.8次。9月至11月,易發生秋霖,年平均發生1.89次,12月至次年2月,寒潮年平均發生1.52。
    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夏無酷署,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1度,無霜期271天,年降水量893毫米,日照1251.5小時,主要災害性天氣有低溫冷寒、干旱、洪澇、冰雹和秋綿雨。全區耕地面積33683.5公頃,占幅員面積的56.84%,林地面積9354.4公頃,占幅員面積的14.4%。
     地下水資源
    境內地下水資源同樣豐富,據對龍泉山以西388.9平方公里范圍地下水資源測算,測出區地下總儲量為13.3億方/年,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約2.48億立方/年,具有較高保證率的可供開采資源量不2.21億立方/年,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150立方/日,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國水平。
    礦產資源
    旌陽區地處成都斷平原與龍泉山皺帶兩個不同構造地貌,區內礦產資源相對較為豐富,有天然氣、粘土、建筑用砂、礫石、砂巖石材,頁巖、泥炭、地下水、礦泉水等。天然氣資源中,新場氣田探明儲量目前位于全國第九;粘土礦平原區各鄉鎮皆有礦點,地質儲量1億噸以上;建筑用砂,礫石分布于綿遠河、石亭江、凱江河床中,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頁巖和砂巖石材東部丘陵鄉鎮皆有成礦分布;泥炭探明儲量10.4萬噸,原礦可作燃料和普通肥料。
  歷史沿革
    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原德陽市市中區行政區劃調整一分為二,德陽市旌陽區成立。
    2000年,旌陽區轄4個街道、18個鎮、2個鄉。 
    2004年,旌陽區轄5個街道(旌陽、工農、城北、城南、旌東)、18個鎮(黃許、孝泉、柏隆、八角井、德新、揚嘉、天元、孝感、景福、壽豐、新中、通江、雙東、東泰、東河、和新、袁家、孟家)、2個鄉(城區、旌陽)。
    2006年1月12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5號)批準,同意德陽市旌陽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即由原來的18個鎮、2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1個鎮、1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
  風土人情
    觀音會定于農歷二月十八日,據佛經記載,這一天是觀音菩薩誕辰。觀音大士被視為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菩薩,信徒很多,尤以婦女為最。屆時,人們從廟中抬出觀音大士的塑像,打著各種彩旗幢幡,手捧香爐祭品。由鑼鼓音樂引路,組成宗教儀仗隊伍。
    在隊伍中還用人裝扮成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金童、玉女、白娘子、小青、許仙等傳說中的人物故事,分列左右,組成各種藝術造型,被人抬著一起參加-。城中大街小巷都游,兩邊觀眾都擠在檐下或樓上觀看,虔城的信徒還對著隊伍燒香叩頭、頂禮膜拜,以求菩薩護佑。時間持續一天。凡供有觀音大士的廟宇,這一天香火也特別旺盛。
  經濟概況
    2008年轄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40億元,比上年增長14.51%,增幅較上年回落1.28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9225元,折合4208美元,比上年增加5287元,增長12.98%。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8.18%,上半年增長14.27%,前三季度增長14.55%,全年增長14.51%。分產業看,一、三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17億元,比上年增長4.0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6.40億元,比上年增長10.46%。一、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47%和18.65%,各拉動經濟增長0.41個百分點和3.3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受地震和金融危機影響明顯,增勢較前期有所減緩,但仍實現增加值117.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5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2.88%,拉動經濟增長10.7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106.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5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8.28%,拉動經濟增長10.64個百分點。工業經濟仍是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2008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0.61億元,比上年下降10.27%。 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3億元,比上年下降17.98%。一般預算收入3.02億元,比上年下降0.87%。
    全年區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5.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7%,增幅較上年減緩17.17個百分點。
    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3億元,比上年增長27.97%,增幅較上年提高11.52個百分點,創建區以來新高。
    實際利用外資130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9.84%;考核口徑出口總額1187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3.10%;向國外輸出勞務319人次。
    今年在災后重建項目的強力支撐下,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到28.36億元,比上年增加11.95億元,增長72.87%,增幅較上年上升47.36個百分點。
    2008年出生人口5420人,人口出生率8.30‰;死亡人口3845人,人口死亡率5.89‰;全年凈增人口157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41‰,比上年增加0.86個千分點。年末總戶數243173戶,總人口65694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39938人,占總人口的51.75%,比上年上升1.76個百分點。城鎮化步伐加快,2008年城鎮化率達到59. 80%,比上年增加2.00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16元,比上年增加1712元,增長13.58%。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2元,比上年凈增882元,增長17.54%。
  行政區劃
    旌陽區東鄰中江縣,西連綿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羅江縣,南靠廣漢市。
    Jingyang Qu
    510603
    618000
    區人民政府駐黃河東路99號
    2006年,旌陽區轄5個街道(旌陽、工農、城北、城南、旌東)、11個鎮(黃許、孝泉、柏隆、八角井、德新、揚嘉、天元、孝感、新中、雙東、和新)、1個鄉(東湖)。
  風景名勝
    孝泉古鎮坐落在九寨溝旅游環線德茂公路沿線,距省會成都79公里,距德陰市區21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2.5平萬公里,總人口4.2萬人,轄20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場鎮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場鎮常住人口1.8萬余人,是四川省首批百鎮試點鎮和51家重點鎮之一,是德陽市重要的回民聚居地和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回漢兩族和睦相處。
    古鎮孝泉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東漢大孝子姜詩的故里,漢代叫汛鄉,后因“一門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滿地”而得名,1996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歷史著名典籍的《東觀漢記》、《后漢書》、《左平御覽》、《華陽國志》等記載了東漢末年古代孝子姜詩、姜妻龐氏和兒子姜安安姜家一門三位孝子。“一門三孝”自古以來,影響深遠,姜詩去逝后,漢明帝下昭在孝泉修建姜公柯,以表彰姜詩一門三孝的孝道,從此至今,已近兩千年,這里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頂禮膜拜。“一門三孝”。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圖》,作為古代兒童教育的啟蒙教材,姜詩被宋代崇寧宗賜為“東雙至孝廣文王”,孝敬父母、忠于園家的品德被歷代統治者和儒家學派列為評判一個人好壞的標準。漢明帝、宋崇寧宗、明成祖、清乾隆等帝王下昭贊評,韓愈、李調元、黃云鵲、謝無量等文人墨客寫詩題字,部份墨跡保存完好。元代磚塔、清代藏經樓等部份歷史遺跡保留至今。國務委員彭佩云、副省長韓邦彥等領導高度重視,蘇聯代表團、越南代表團、聯合國-前來參觀并題詞。由此,孝泉成為孝子故里、德孝文化發源地。
    為進一步弘揚德孝文化,開發旅游產業,孝泉鎮按照“整新如舊”的原則修復歷史遺跡,建設旅游景點。1988年依托省保文物龍護舍利寶塔修復占地6000平方米的三孝園;1996年又籌資3700萬元修建了融省保文物姜公墳等諸多勝景遺跡于一體、占地 150畝的中國德孝城;2001年推平德孝城山門廣場以待擴建;同年,邀請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對整個孝泉鎮做了古鎮孝泉旅游建設總體規劃,形成以中國德孝城為核心景區的五大景區,即德孝文化核心景區、德孝文化源頭景區、城鎮入口景區、古填風貌景區以及現代人文景區;2003年,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完成了省保文物姜孝祠的維護工作;同年,推出古鎮孝泉德孝文化核心景區中國德孝城項目,古鎮風貌景區鄰姑泉項目,古鎮風貌景區傳統民俗文化步行街項目等三個旅游招商引資項目。
    在構建孝泉德孝文化旅游產業基本框架的同時,注重發展文化旅游,營造派厚的德孝文化氛圍。從1996年至今,孝泉鎮開展評選新型孝子孝媳和尊老敬老先進個人活動,并將四川省首屆十佳孝子、百名孝星的評選活動引到了孝泉。從2000年至今,孝泉鎮已成功舉辦了四屆中國德陽德孝文化旅游節,國家、省、市、區20余家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宣傳報道,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組兩度赴孝泉來訪,收益良好,影響甚大。中國德孝城被授予“四川省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和“四川大學社會實踐基地”的牌子。
    孔廟又稱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奉為正統思想,長達兩千多年。他被統治者尊為“大成至圣先師”、“文宣王”等。
    最初的孔廟,是孔子居住過的“廟屋三間”。唐太宗貞觀四年詔令各州縣皆立孔廟。隨著儒家思想的傳播,孔廟還越出國界。歲月滄桑,人們始終對孔子保持一種特殊的尊崇,各地亦保留了不少孔廟。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德陽孔廟是我國西南地區保存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孔廟。
    德陽孔廟,始建于南宋開僖二年(公元1206年),位于城東,明洪武年間遷建成城南今址。曾多次重修增補。現今的德陽孔廟,是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建成的。它坐北朝南,廟內建筑群占地20700平方米,連同廟前孔子公園,共占地29000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啟圣殿、大成殿、碑亭、禮禾亭、戟門、泮橋(泮池)、欞星門、萬仞宮墻、“道冠古今”、“德配天地門等30余處古建筑。廟前孔子公園兩側,有書法名家所書的《論語》碑林。公園入口處,金碧輝煌、雕刻精美的石碑坊上,有香港孔教學院落湯恩思佳院長所書“孔子公園”四個大字。
    廟前,立有“文武-下馬碑”。孔子在古代被尊為“至圣”、“文宣王”、“萬世師表”,文武-都只能下馬下轎,步行入孔廟。
    進廟后,即見一座米紅色的高墻。這就是“萬仞宮墻”。它得名于孔子的學生子貢之語:“百官之富。”意思是說孔子家的圍墻很高,如果找不到門進去的話,就看不到里面建筑的宏偉和美麗壯觀。這里用宮墻之高萬仞比喻孔子的學問和思想博大精深。
    萬仞宮墻兩側,“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道門遙相呼應,象征孔子的思想可以貫通古今,孔子之德與天地相配。
    萬仞宮墻前的欞星門,用灰砂巖石修造,門上雕有造型各異的石刻圖案260余幅,飛禽走獸,龍飛鳳舞,形態逼真,雕刻精美。欞星,雙稱天田星,在孔廟內設置欞星門,有尊孔如尊天之意。
    欞星門左側有更冠亭,提醒我們參拜孔子時別忘了整頓衣冠。更冠亭 對面還有省牲所。跨過欞星門,就來到呈半圓的水池棗泮池前。泮,是古代的學校。按照禮制,諸侯一級的學校,只能東西頁通水,稱為“泮宮”;天子一級的學校,可四周環水,稱為“壁雍”。孔廟的修建與興學有關,孔廟又稱學宮,最后在孔廟演變成半圓的泮池。封建科舉時代,考中秀才亦稱之為“入泮”、“入學”,意即進入孔學的大門。
    過了泮橋,便函是戟門。因兩旁小耳房里曾設置放有以-儀的戟而名。到了祭孔之日,文武-排弄于此整理好衣冠,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下,在鼓樂聲中,緩緩打開戟門,過戟門,而上大成殿。
    穿過戟門,可觀賞禮樂亭。禮樂亭,是祭孔時擺放樂器,演奏禮樂的地方。中間兩座為雙檐六角,寶頂呈獸狀;側面兩座均為雙檐,上層為六角,下層為四角,寶頂呈現鳥狀。亭旁,清代古桂與之相映成景。
    孔廟的主體建筑大成殿莊嚴雄偉,輝煌精美。此殿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寬33.97米,進深14.78米,為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面用金色琉璃瓦覆蓋,正脊飾以飛龍,中間置寶頂,殿外有9塊帝王手書頌賜的匾額高高懸掛,內容均為稱頌孔子的偉大業績。孟子曾稱頌孔子集先賢先古之大成,后世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故而將孔廟的主殿稱為大成殿。
    大成殿內陳列的是孔子、四配、十二哲的彩色塑像,孔子像前豎有“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神位”。祭案上,置祭器。祭案前,置有豬牛羊三俎,兩側陳列有編鐘、編磬、琴、瑟、簫、笛、笙、塤、鼓等祭祀樂器。
    孔子塑像位于殿內正中,像高3.35米,頭戴十二旒冠冕,身著十二章王服,手執鎮圭,是統治者心目中王化而且神化了的孔子。
    四配,即復圣顏回、宗圣曾參、述圣孔仍、亞圣孟軻。十二哲分別為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冉求、言堰、顓孫師、宰予、朱熹。他們都是繼承并發展儒家學說有成就的學者。
    大成殿前的拜臺,是演習祭孔樂舞的場所。在清代,德陽孔廟每年仲春、仲秋的丁日,按照皇帝欽定頒行祭孔祀典,舉行大祭,其儀式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六部分,進香、奠帛、獻爵、讀祝等行禮過程式與樂舞相結合,形成獨具一格的祭孔特色。樂舞以頌揚孔子業績為主,樂歌舞三位一體,古樸典雅。今德陽孔廟為了保存古代文化傳統,再現當年祭孔的歷史場面,常舉辦仿古祭孔樂舞。樂舞場面宏大,讓人追憶往古,懷想先圣。
    大成殿后的啟圣殿,因孔子之父叔梁紇-為啟圣公而名,是供奉孔父及其祖先的場所。啟圣殿后的孔廟后花園,環境幽雅,可供游人觀覽,休憩。
    如今,德陽孔廟已被建設成為專題性孔廟博物館,成為西南地區孔子研究、宣傳教育的中心,四川省孔子研究學會所在地。1992年6月,《儒學及其現代意義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德陽隆重召開,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對德陽孔廟的建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德陽孔廟經常舉辦具有孔子及孔廟文化特色、充滿濃郁民族傳統文化氣氛的文化旅游節目。如孔子廟會、孔子藝術節、仿古祭孔樂舞等。
    德陽孔廟在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全國與旌陽區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怀宁县| 万盛区| 孟州市| 金湖县| 乐亭县| 乌鲁木齐县| 海丰县| 萨迦县| 泰安市| 金阳县| 红桥区| 通许县| 巩留县| 安图县| 壤塘县| 延川县| 桦川县| 托克托县| 南丹县| 顺昌县| 浦北县| 淮阳县| 石城县| 长治县| 长治市| 正安县| 汝城县| 蓬安县| 沂水县| 石河子市| 鄂州市| 兴海县| 仪陇县| 天镇县| 蓬溪县| 新民市| 西和县| 新余市| 民权县|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