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武安市伯延鎮伯延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30481104 | 身份證前6位:130481 |
長途區號:0310 | 郵政編碼:056300 |
隸屬政區:伯延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冀D | |
伯延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在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等部門發布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河北共有57個古村入選。獨特精美的建筑布局,穿越百年的歷史滄桑,純樸厚重的民俗鄉風,這些都是祖先留下來的真實記憶和寶貴財富。邯鄲武安“伯延”村就是這些古村落中的一個。4月29日,河北電視臺記者走進了有著千年歷史的邯鄲武安“伯延”村,體驗“大美河北古村行”,觸摸人們心底的那抹鄉愁,。
行走在伯延這些深宅大院間,當年伯延商人創業的艱辛和輝煌,似乎觸手可及。在房家大院參觀的時候,有一處造型獨特的樓房引發了記者的好奇。“這窗戶怎么是實木板的,那怎么采光?旁邊怎么還有個門?”
“這種門其實是個義倉”,伯延房氏后人房宏業解釋道。房子的樓上是放糧食用的,一般不住人。“放糧食的時候搭上個梯子,糧食放上去以后把梯子就撤了”。他告訴記者,先人建義倉就是把自家糧食存起來,遇荒年再開倉放糧,救濟鄉親。1920年,這里鬧大災荒,全村500多口人沒有一個餓死,就多虧了義倉。后來村里人感念房家的善舉,專門刻了碑紀念這段歷史。不過,房家救災的做法并不偶然,因為詩禮傳家、重德修身一直都是家族的傳統。
房宏業隨后帶記者走到一座藏書樓前,據他介紹,這是他五爺爺房德三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回來蓋的,專門用于藏書,以及供子弟們看書。在臺階上刻著至今還清晰可見的年號——1929。
他向記者特別提到了藏書樓的墻。為了防潮防蛀,這里的墻專門用絹、絲綿、雞蛋和糯米一層一層裱上去,原料價格十分昂貴。
房家身為商人,卻對教育如此肯下“本錢”。站在藏書樓的窗前,記者望著遠遠的鼓山,青山如黛,槐花搖曳,想來當年房家的翩翩少年也是這樣臨窗誦讀,書聲瑯瑯。
房爺爺告訴記者,早在光緒33年,房家就出錢創辦了村里的第一所小學——伯延小學,而這所學校至今還在沿用。房家不但在伯延蓋學校,而且還捐助北京大學。蔡元培還給學校親自題了“育我菁莪”的字跡。
百年轉眼過,如今校園里依舊生機勃勃。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莊已經走出了數千名學子,而仍舊秉承誠信經營的伯延商人足跡更是踏遍海內外。當記者向正在校園里玩耍的幾個小學生問道“育我菁莪”的意思時,一位小男孩解釋稱,“是把我們比喻成花草,培養我們成棟梁”。
見識了伯延的百年豪宅,接著記者來到伯延鎮村民翟五元家品嘗特色美食。翟爺爺表示,現在正是吃野菜的好季節,作為藥商的后代,像枸杞葉、蒲公英葉、茵陳芽在這里都成了上好的食材。
“這是蒲公英的嫩葉,這種野菜叫茵陳蒿……”翟五元從當地摘了一些野菜,并現場制作。而制作野菜的獨特方式,讓同為河北人的記者都覺得新鮮。苦累、伯延鹵肉、一品鍋……熱情的翟五元和家人給記者一一介紹這里的特色美食。
斑駁的青磚,悠長的古巷,置身伯延,這些精巧靈秀的建筑讓人驚嘆,而幾大家族樂善好施、尊師重教的故事又讓人深深地折服。細細品來,伯延她高貴而內斂的風骨已經深深地根植于這里,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人沉浸其中。伯延的故事,仍在繼續。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