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虎橋村 | 1992年辦公地址由老池塘遷到石嶺圩東升嶺。轄石路、大窩、埤肚、虎橋、大龍角、龍山背、大嶺、榕樹塘、石坑、榕樹、水尾、斜下、白連垌、下水尾、符塘嶺、鴨母……[詳細] |
墩梅村 | 駐地墩梅村,轄黃茅垌、角子山、火燒嶺、菠蘿塘、西牛嶺、西坡仔、嶺背、上梅、下梅、墩梅、崗梅、東心窩、牛欄山、馬鞍嶺、石灰瑤、芙蓉頭、花塘、(埡)鄧塘、芙……[詳細] |
盤龍塘村 | 現駐盤龍塘村,轄盤龍塘、青塘、埇仔、新屋、水流埇、趕蛇埇、新村、新建、水澗塘、新紅江、翻車嶺、黃塘共20個自然村。2005年有958戶,總人口3380人……[詳細] |
合江村 | 1996年3月辦公地址由那盤遷到合江村。轄合江、六明、天明埇、旱塘、那盤垌、新村仔、舟頭埠、碑頭、龍叫塘、下村垌、田埇尾共11條自然村。2005年有87……[詳細] |
塘甲村 | 現駐公嶺。1994年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災,大橋河漫堤和武陵水庫渠灌崩堤,兩個小時內新屋、老村、新壩、大坡等五條自然村房屋幾乎全部倒塌。災情發生后,香港文匯……[詳細] |
外村村 | 現駐外村東嶺。轄外村、東嶺、門口墩、涼樹下、過頸、白水塘、果合嶺、新坡仔、老村、禾場屋、石碑頭、新富村、石板崗、嶂背共14條自然村,2005年有938戶……[詳細] |
龍飛村 | 現駐瓦瑤角村,轄埤尾、秧腳坡、龍飛、文河、新田、壩仔、瓦瑤角、思義垌、茶埤村9條自然村。2005年有872戶,總人口3088人,勞動力1723個。民族有……[詳細] |
竹山背村 | 1995年辦公地址由軒村遷到石嶺鎮創新路。轄軒村、塘甫山、楓樹角、竹山背、革命塘、香元下、上村仔、石灘、長窩、李村、排仔、垌心共12條自然村。2005年……[詳細] |
石郊村 | 現駐石嶺圩。轄火燒嶺、賴屋村、石頭龍、東心塘、禾斜角、大仔塘、石仔塘、垌尾、嶺背、干塘尾、黃吉埇、坑角、石崗下、上探塘、下探塘、芬挑園、樟木塘、北隊、屋……[詳細] |
秋風江村 | 現駐肥糯田村。轄上秋風江、下秋風江、元山、車田、壩仔、車田壩、肥糯田、松仔山、獨德美、李客窩、車路下、白鴿湖、芝毛嶺、葛麻壩、鳳寨、合利塘、豐周垌、沙鏡……[詳細] |
樟樹嶺村 | 1993年5月辦公地址由新村遷到高嶺頭村。轄樟樹嶺、七星墩、石墩下、新村、根竹園、柱仔村、林松、上山華、下山華共9條自然村。2005年有979戶,總人口……[詳細] |
蘇茅角村 | 1995年村委會辦公地址由(埡)仔村遷到石嶺圩。轄元垌、新屋仔、白藤山、茅挾塘、上珠、下珠、坡心仔、大嶺、老虎山、(埡)仔、坡尾、連塘下、青草塘、新村、……[詳細] |
塘雷村 | 1992年辦公地址由下壩村遷到遂六線石頸公路口。轄塘雷、下壩、上瑤仔、下瑤仔、青塘尾、符竹頭、上那福、下那福、雷公山、高嶺排、長尾嶺共11條自然村。20……[詳細] |
龍灣社區 | 駐地龍灣圩朝陽中路,轄龍東、龍西2個自然村,2005年有728戶,3017人,勞動力3015個;民族有漢族、壯族、苗族、黎族,漢族占總人口98%。姓氏有……[詳細] |
勒塘村 | 現駐山口村。轄大村、火燒埇、塘肚、山口村、大垌、山口角共6條自然村。2005年有1066戶,總人口4125人,勞動力2454個。民族有漢、壯、苗、黎族,……[詳細] |
石嶺居村 | 1990年辦公地址由石嶺圩躍進街遷到廣勝路。轄福進街、廣勝路、廣勝中路、廣勝一橫巷、廣勝二橫巷、躍進街、勝山街、創新路、長青街、建設路、東風路、石龍路、……[詳細] |
許村村 | 駐地王村,轄烏石尾、周村、青草嶺、龍頭山、謝村、許村、湖新、凌村、凌竹村、茅村坡、王村、上垌、木嶺、黃窖、坎底、三角坡、新車、新車仔共18個自然村,20……[詳細] |
蓬山村 | 駐地蓬山村,轄南京嶺、樂安塘、明窩、白石頭、村尾、坡頭、嶺頭山、蓬山、門前坡、木根塘、塘墩共11個自然村,2005年有828戶,2936人,勞動力203……[詳細] |
龍灣村 | 駐地龍灣村,轄曲塘、蝦塘、新屋仔、黨來福、方屋、黃屋、花石、車碑頭、上坡仔、邊塘、東邊坡、六格塘、老村、蓮花塘共14個自然村,2005年有983戶,38……[詳細] |
洋下村 | 駐地田螺塘村,轄上村、中華、橋頭啟、江龍、棉花坡、田螺塘、長墩、下村仔、加修塘、紅路、下來福共11個自然村,2005年有1181戶,4186人,勞動力 ……[詳細] |
三腳墩村 | 駐地赤米山村,轄黃塘仔、油麻坡、牛桅嶺、大田坡、鴨菜塘、三腳墩、赤米山、前塘、后塘、后北共10個自然村,2005年有1011戶,3938人,勞動力164……[詳細] |
埡坭塘村 | 1993年1月辦公地址由埡坭塘村遷到邊塘村。轄埡南、埡北、邊塘、上垌、下垌、天光村、紅星村、村仔 共8個自然村,2005年有793 戶,2810人,勞動……[詳細] |
荔枝林村 | 駐地丁村,轄荔枝林、平坡、丁村山、中路頭、符屋村、山仔、稔仔坡共7個自然村,2005年有926 戶,3282人,勞動力2357個;民族有漢族、苗族 、壯……[詳細] |
中山村 | 駐地中山村,轄茅屋仔、石頭塘、河邊仔、馬踏石、紅衛隊、平坡垌、羅垌、老黃、尋村、垌蒙埇、中山、掃桿塘、粟埇、大垌、大碑口、鄭村仔、肖村、符新共18自然村……[詳細] |
那丁村 | 現駐山營村。轄下那丁、張境、猛等、上那丁、新班、大湖唇、坡咀、下埇、山一、山二、油行、下營、上營共13條自然村。2005年812戶,總人口2971人,勞……[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石嶺鎮是一個有近400年歷史的古鎮。鎮內因蘊藏豐富的花崗巖而得名“石嶺”。石嶺鎮是廣東省中心鎮,廣東省衛生先進鎮、廣東省工業衛星鎮,廣東省工會示范鎮和湛江市發展鄉鎮企業標兵鎮。一九九八年被經濟日報《名牌時報》社編入《中華名鎮》之列。石嶺鎮地處廉江市中心腹部,東經110°,北緯21°,東連吉水、石城鎮,南連新民鎮,西連石頸、雅塘鎮,北連塘蓬、禾寮鎮,距廉江市城區16.5公里。鎮行政區域面積255平方公里,管轄24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全鎮共有332條自然村,總人口近11萬人,其中墟鎮常駐人口3萬人。每逢農歷初二、五、八為墟日,日成交額80多萬元。鎮轄區內有國營農林場各1個。 石嶺屬低丘陵地區,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為1700毫米,年均氣溫22.8度,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地下有花崗巖、石灰巖、河沙、瓷土、高嶺土等20多種礦產資源,據勘測花崗巖、石灰巖可開采100年以上。石嶺鎮交通發達,西通325國道,距廣西北海市150公里,北距廣西玉林市139公里,南距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機場70公里。省道遂(溪)六(深)線貫穿全鎮,是兩廣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中心。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以來,我鎮在廉江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戰略強勁東風的驅動下,鎮委鎮政府以地方發展為已任,充分利用本鎮的資源和優勢,加快工業發展,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全鎮經濟發展迅猛,綜合實力不斷提高。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89951萬元,通過發展壯大,國內、港臺商人以及美國企業等前來投資辦廠。目前,石嶺鎮工業企業門類多,品種全,現已形成木制家具、制衣、塑料、家電、金屬工藝制品、機械制造、花崗巖板材、異型石材石雕工藝、建筑材料、輕紡、造紙、紙箱包裝、食品加工等一系列工業體系,集體、民營、股份合作、外商獨資等各性質工業企業有500多家,沙塘工業區、十里工業走廊、武陵工業區已初具規模。其中家具、家電、石材工藝成為我鎮三大優勢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到我鎮投資和合作的企業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家具、石材工藝、金屬工藝等主要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鎮內還有發電廠、水泥廠、木片廠等和臺商獨資企業。.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