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金鄉縣雞黍鎮趙馬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828104 | 身份證前6位:370828 |
長途區號:0537 | 郵政編碼:272100 |
隸屬政區:雞黍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H | |
趙馬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雞黍鎮趙馬村位于雞黍鎮西北處,105國道西4公里處,全村共4個村民小組,144戶,548口人。黨員22人,高中以上學歷4人。現有農業用地734畝,其中大蒜635畝,小麥96畝,大棚蔬菜3畝,至2011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00元。
(一)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情況
目前該村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職。
黨支部書記基本情況張連振:男,0黨員,年齡:48歲,文化程度:中專畢業,兼村主任。
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情況: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準發展路子,團結帶領廣大村民,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努力開辟村民增收的新渠道。村兩委在村支部書記帶領下村兩委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采取多項措施,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進行新探索、總結新經驗,全面、深入、扎實、持久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和完善基層組織建設村兩委班子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項工作。
村里黨員共22名,今年又發展入黨積極分子3名,后備干部2名,所有黨員精誠團結,務實創新,共同為村里各項工作出謀劃策,為全村百姓致富增收貢獻自己的力量,但就本村黨員整體情況來看,老齡化比較嚴重,且文化水平較低。
(二)經濟發展和集體收入情況
現全村734畝耕地絕大部分為大蒜、小麥、棉花、玉米的種植模式,部分群眾在蒜地套種菠菜,為了增加群眾的收入下一步在種植上進行產業調整增加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大棚種植面積,發展養殖業,這樣可以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加群眾的收入,現村級沒有企業無任何經濟收入。
(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2011年以來,村兩委抓住機遇,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村兩委多方協-育基礎工程,目前正在商量籌資中修趙樓村至馬莊500多米的道路,實現了電視入戶率達95%,立足群眾需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今年3月份由群眾籌資1萬余元疏通了村北村東兩處溝渠,為群眾灌溉防汛打好了基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現在戶戶通電,通自來水,建設了1處醫療室,方便群眾就醫,并能通過新農合直接報銷,并建有一處小學,大大方便了家長接送孩子,綜合治理,環境衛生去年8月份已通過縣綜合治理辦公室驗收合格,現建有3處垃圾池大大方便群眾倒垃圾,配有保潔員一名來清理垃圾,保持了環境整潔。
我村在縣委組織部援助下2007年投資5萬元建造一處村委辦公活動室,改變了原村室破爛不堪的舊面貌。村村通公路已基本實現。
(四)民主管理、信訪和社會穩定情況實行村務、財務公開,嚴格落實“421工作法”,認真落實中央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糧食及農資直補、良種直補、新農合參保、社會救助、撫恤金發放、農村低保等,每項都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認真聽取群眾反映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反映問題,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著力化解一批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實現了無-;抓好平安鄉村建設,健全治安聯防體系,提高一線防范化解能力。
(五)精神文明建設情況
村委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每月一次組織群眾學習科學種、養技術知識。并組織村里20余人成立了一支秧歌隊,出資購買了音樂器材,來豐富農民文化生活。
除外出打工人員外,91%以上的村民都參加了新農合。95%以上農民參加了新農保,農村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我村建有幼兒園一處,方便了群眾接送孩子。
積極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村里設一名計劃生育專職干部,管理全村育齡婦女117人,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規定已全部進行了規范化管理,目前執行計劃生育狀況良好,出生率、性別比等各項指標都符合上級要求。
(六)在外工作人員情況
本村在外務工人員共18人,大部分是因為家里耕地面積少,文化水平低,在外打工維持家里生活,少部分是大學畢業在城市一些企業打工。
(七)村致富人才情況
從事農富產品收購、加工的戶有5戶,經營代銷點的有3戶,張來運在105國道東建有兩個冷庫,張登偉、張登艷有5輛農機具,為群眾犁地,由于以上致富能手的帶動,我村閑散勞動力進行裝卸車和加工,每年給這部分家庭帶來不少的收入,給我村農民帶來了一大項經濟收入。
全國與趙馬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