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錯那縣吉巴門巴民族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42232202 | 身份證前6位:542232 |
長途區號:0893 | 郵政編碼:856000 |
隸屬政區:錯那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藏C | |
吉巴門巴民族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門巴”,原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現在成為門巴族的自稱。“門”指的是西藏東南部的門隅地方。“巴”是人的意思,“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各地的門巴族,由于居住地域不同,還有不同的自稱。如住在門隅邦金一帶的稱“學增”,住在達巴一帶的稱“達巴”,住在珞瑜北部雅魯藏布江谷地的稱“主巴”。1964年,根據該民族的意愿,國務院正式批準門巴族為單一民族,統稱門巴族。
門巴族居住的地區,很早就屬于中國西藏的一部分。但由于地處邊陲,高山阻隔,門巴族和這片美麗的土地在歷史上長期以來鮮為人知。加之沒有自己的文字,門巴族漫長的民族發展史沒有被記錄下來。今天,我們僅能從門巴族豐富的神話與傳說以及藏文文獻中去探知門巴族族源和民族形成的歷史。這些傳說和史料記載,大致廓清了門巴族的族源,即門巴族是由門隅地區的原始土著群體與周圍地區原始人類群體逐步融合而來的。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大約在7世紀吐蕃王朝統一西藏各部之前,門巴族已經形成,生息并開發著西藏南部稱為“門”地的廣大山區了。早在公元823年,唐朝與吐蕃在拉薩大昭寺前設立的“甥舅和盟碑”中就有“南者門巴”的記載。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門巴族總人口為0.89萬人,其中:男性0.44萬人,女性0.45萬人;性別比為98.51。與10年前的“四普”相比,門巴族人口增加了0.14萬人,增長率為19.01%,平均年增長率1.68%。總和生育率為0.98,出生性別比為60.00,預期壽命為64.01歲。
門巴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共有0.85萬人,占門巴族總人口的95.05%。另外,門巴族人口在100人以上的只有四川省。
1984年11月1日分別成立了西藏錯那縣吉巴門巴民族鄉、西藏錯那縣貢日門巴民族鄉、西藏錯那縣麻瑪門巴民族鄉和西藏錯那縣勒布區勒門巴民族鄉,1988年4月23日成立了西藏林芝縣排龍門巴民族鄉(現為更張門巴民族鄉)。
門巴族主要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林業和狩獵。擅長編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琬。
門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通用藏文。
門巴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門巴族說兩種不同的語言,即門巴語和倉拉語,這兩種語言各有自己的基本詞匯和語法構造,都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主要分為南北兩個方言區,其中門隅地區共有達旺、德讓、勒布、里四種方言。門巴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和漢文。
門巴族的民歌曲調優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著名的詩歌集《倉央嘉措情歌》為六世紀0-倉央嘉措所作。
門巴族人主要信仰藏傳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原始宗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吉巴門巴民族鄉區劃
542232202201 210 吉巴村
542232202202 220 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