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臨安市青山湖街道潘聯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185008 | 身份證前6位:330185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隸屬政區:青山湖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A | |
潘聯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潘聯村位于青山湖街道西北方,由原先的上潘和下潘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總面積4.5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968畝,林地3986畝。有13個村民小組,346戶村民,總人口1032人,其中黨員52人。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3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5262元。
近年來,在歷屆村級班子的努力下,我村先后榮獲浙江省村級體育健身俱樂部、省級重點待整治村、杭州市生態村、臨安市信用村、臨安市安全文明村、臨安市文明富裕村、臨安市“清潔鄉村”明星村等一系列榮譽。
我村堅持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以建設“衛生村”、“小康體育村”、“新農村建設重點整治村”、“清潔鄉村示范村”為抓手,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二十字作為方針,以“建設綠色家園、富麗山村”為目標,加快建設富裕、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新農村建設規劃科學、布局合理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村新一屆兩委班子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高度重視,特地邀請了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針對村莊布局工作進行了規劃設計,設計了我村村莊規劃圖(2006——2020)。根據規劃圖的設計方案及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任務,我村已初步完成了村莊的合理布局。2008年至今,我村已順利通過了杭州市生態村的創建工作,新農村建設省級重點待整治村的創建工作。
二、村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人們生活富裕
2011年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3余萬元,人均收入15262元,人們生活富裕。村里有電纜廠、節能燈廠、食品廠、花木公司等10多家企業,很好地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同時我村的種植業、畜牧業等也有很好的發展,出現了一批承包茶園、養鴨專業戶等村民,提高了生活水平。
三、以“清潔鄉村”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009年9月,我村順利完成了生活污水凈化處理過程的建設。到目前為止,已鋪設截污管網3000余米,建造集中處理池1只,化糞池235只,共計池容250立方米,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在2012年,我村預計將在新農村建設中繼續投入資金,用于兩個自然村主要道路的修建硬化和路燈維護,白水溪的堤壩修建及各山塘水庫的整修工作。同時對本村的公墓進行了改造,以創建生態公墓為目標,至今已投入資金3萬元開挖梯形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
四、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
我村現有籃球隊、排舞、腰鼓隊、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文體隊伍6支,群眾參與積極性非常高,至今已投入資金60余萬元,對文化活動場地及設施進行了改造和完善。現有老年活動中心一個、室外燈光籃球場1個、還建有圖書室、棋牌室、宣傳櫥窗、羽毛球場、健身苑等文化陣地,文體健身設施較為完善。2012年,我村組織一大批中青年對他們進行成人教育學習,同時將增添各類書籍的,增加村未成年人的教育投入。
五、進一步構建和諧新村,保障村民安居樂業
2010年,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我村開展了“百姓檔案”工作和勞動力調查工作,對全村的各類情況都進行了深入細致地了解。全村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各項惠農惠民工作都走在全市前列。我村設立了綜治辦公室,并有專人負責調解,力爭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切實有效地協調好村民之間的各種矛盾,為我村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推動了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六、進一步鞏固成果,堅持長效管理
近年來,我村通過創建新農村建設的多項工作,已經得到了一些成績,但是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我們的工作還剛剛起步,各項工作還有待于規范化,我們決心不斷總結經驗,拓寬思路,要立足現有,強化目標,完善機制,做到硬件建設與軟件管理相結合,進一步推進和完善我村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讓全體村民享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的美麗成果。
全國與潘聯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