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花城村 | 花城村位于博美社區東邊,鄰村有溪墘村委會。2009年全村總人口7115人,經濟以農業為主,土地肥沃,屬博美洋東畔,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蕃薯、蔬菜、大豆等,……[詳細] |
紅下村 | 紅下村位于博美鎮東側1.5公里處,國道324線深汕高速公路從村中經過,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下轄四個自然、總人口3020人,耕地面積1520畝,由于土地貧……[詳細] |
鰲峰村 | 鰲峰村委會位于廣汕公路及八萬公路交匯處,交通方便,流動人員較多,是博美鎮政府所在地。轄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總人口4249人,其中外出人員2438人,青壯……[詳細] |
蛟溪村 | 蛟溪村位于博美鎮東側約四公里處,是博美鎮較偏遠的村委會,蛟溪村村與內湖,橋沖鎮相鄰。2009年度總人口2002人。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品種有水稻、……[詳細] |
仙橋村 | 仙橋村位于博美鎮西側約2公里處,南臨廣汕公路,北靠廈深鐵路,由橋頭村,赤坎村、仙家村組成,2009年總人口2850人,仙橋村東、西部為五陵地帶,中部、西……[詳細] |
溪墘村 | 溪墘村委會位于博美鎮東郊,八萬河畔,由四個自然村組成,2010年溪墘村總人口5250人,耕地面積約980畝,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品種有水稻、花生、……[詳細] |
點石村 | 點石村委會位于博美鎮西側約3公里處,下轄5個村民小組、2009年總人口5180人。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蔬菜(蘿卜比較出名、經銷圍范及國外)……[詳細] |
博頭村 | 博頭村位于博美鎮東側約五公里處,是博美鎮最偏僻,最遠的村委會,由五個自然村組成,與內湖橋沖鎮相鄰。2009年度總人口2716人,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詳細] |
霞饒村 | 霞饒村位于博美鎮西部,面前有烏坎港流域,廣汕公路穿過村中心,下轄五大片區,13000多人口,5000干多畝耕作地面積,經濟以農業為主,是陸豐有名的產糧區……[詳細] |
圖美村 | 圖美村位于博美鎮東側0.5公里處,由六個自然村組成,(下村、上村、過山高村、下豪仔村、吳厝村、馬山村)總面積0.5平方公里;總人口8233人,經濟以農業……[詳細] |
博美社區 | 博美社區位于陸豐市城區東部約15公里廣汕公路兩側,下轄九個居民小組,全社區總人口18760人,是博美鎮區。居民主要從事商業,服務業及建筑等,農民從事種糧……[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博美鎮地處陸豐市東部,東鄰內湖鎮,西連城東鎮,南隔烏坎港與橋沖鎮相望,北靠陂洋、八萬兩鎮。全鎮總面積66平方公里,總人口6.7萬人,轄12個村(居)委會。是陸豐市的主要糧食產區之一。博美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自西而東橫貫全境,碣(石)博(美)河(口)公路自南向北貫穿全鎮,距陸豐市中心城區只有14多公里,離甲子港、碣石港30公里。郵電通信、電力事業發展快。架設了11萬伏輸變電站,全鎮實現了照明、工業用電化。博美鎮農業生產持續穩步發展,是一個農業比較發達的農村大鎮。農業在確保糧食穩步增產的前提下,大力調整生產結構,扶持發展“三高”農業,使全鎮經濟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局面。糧食、果林、蔬菜、養殖等生產基地具有一定規模,其中蔬菜果林種植面積2000公頃,年收入4000萬元。先后興建了蔬菜批發市場等,深圳等地客商紛至沓來。同時,博美鎮發揮公路沿線優勢,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辦企業,有力推動了全鎮經濟向前發展。目前,全鎮有餅干廠、霞繞手袋廠以及博美貿易城等一批集體、合資、獨資企業。200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 1.1億元。 博美鎮文物古跡有革命烈士紀念碑,1957年冬,0博美區委員會、區人民委員會為紀念大革命時期和解放戰爭中在溪碧、田仔、內洋等地犧牲的革命烈士,在博美墟東側建烈士紀念碑,供后人瞻仰紀念。博美天后宮,坐落在博美墟內的南端,建于清乾隆癸酉年(1753),是陸豐規模較大,適宜大型戲劇演出的一座大型古代戲臺。.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