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如皋市江安鎮徐黃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0682113 | 身份證前6位:320682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隸屬政區:江安鎮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蘇F | |
徐黃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徐黃社區小康發展情況匯報
自全市實施開展小康推進以來,我們徐黃社區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決策,堅持以十大工程為主線,對照十四項小康指標的具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動員推進小康建設進程。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社區在村委班子內部建設,村居環境整治、公共設施建設、村域經濟發展等各項小康事業中全以以赴,穩扎穩打,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就我社區小康推進以來的簡要情況向組織作一個匯報。
一、疏通干群關系,整頓村委班子的整體合力。
要律人,先律已,小康建設需要一支團結、實干的村委班子隊伍。首先,我們把小康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完善考核獎懲制度,真正發揮村委會的作用,讓班子成員做到“人人能干事、干實事”的局面。其次,在小康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定期以村干部民主生活會、群眾見面會等形式召開會議,緊扣小康建設的主題,要求班子成員進行自我總結和評比,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制定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增強了群眾對村干部的信任,理順了干群關系。再次,不斷調整村委班子成員的結構,把上進、實干、有思想的年輕人吸收到村干部隊伍中來,建立村干部內部的幫扶、互助制度,實行“帶一把、扶一把、放一把、壓一把”的措施,真正讓年輕干部能夠進得來、學得到、做到好,提升班子成員的整體素質。最后,村干部之間不定期進行換位輪崗,讓每位村干部能夠知已知彼、通力協作、相互學習,真正發揮村委會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村委會的整體合力。
二、以徐柴村作為標桿,傾力打造村居環境建設。
環境建設是社區的對外形象,在徐柴村成功實施“六清六建”的創建以后,我們對照標桿找差距,向優秀村居學習,總結出了自己的村居環境建設方案,不斷加大人才和財力投入到社區環境建設中來。在強勢推進小康建設的進程中,社區大勢宣傳,營造了人人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濃厚氛圍,對照小康環境建設的要求實施集中整治,拆除亂搭亂建、實施河道疏浚、垃圾集中處理、農田林綠化網等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截止2008年底,我們共清淤河道22條,共計8.2萬方土;建立垃圾收集總站,設立垃圾箱11個,購垃圾筒42個;購買綠化樹苗共計25000多株,有效地實施了農田林網全覆蓋,并通過了南通驗收。
三、多方求援,發動社會力量,公共設施建設一年一個臺階。
首先,在陣地建設上,2007年我們通過上級支持和自籌資金,建立了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隨著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的落成,社區服務中心的八項功能已經全部到位,并已相繼開放。公共服務中心由以往單純的辦公場所轉變為服務村民的便-地、社區黨員干部的教育活動陣地、農村政策方針的宣傳陣地、豐富社區居民精神生活的文化陣地。今年上半年通過了南通市計生生態園的驗收。
其次,聯合社區內企業老板、個體致富戶共同決策社區內道路建設。截止目前,我們共計15個組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共計9.6公里,其余四個組正在籌措之中。
四、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全力打造村域經濟發展的新平臺。
徐黃社區是由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大村,人口多、底子薄,村內企業相對數量較少。我們立足村情抓發展,從多個方面尋找經濟發展的出路。首先,對社區原有企業,引導企業大膽創新,做大做強。其次,最大限度地動員在外能人返鄉創業,發動社區居民進行全民創業。2007年以來,共吸引在外能人78位,新增個體工商戶85個,新增個體企業12個,為村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再次,走高效農業發展之路,讓農產品商業化,讓農民商人化,發動群眾實施高效、規模種養植,高效農業發展初見成效。
再次,全力發動、全民動員,大力發展招商引資。07年以來,我們不斷搜集在外能人信息,通過年拜會、村內人脈關系等與之取得聯系,建立村內在外能人信息檔案。榮星服飾有限公司,于07年入駐社區,當年投入,當年生產,并于當年年底列入全市規模企業行列。目前,正在洽談企業有兩個,其中特種養殖一家。
09年是我市全面實現小康的關鍵一年,與眾多先進小康村相比,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在迎接09年全面小康到來之季,我們徐黃社區全體村委班子成員將一如繼往、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于的任務,全力以赴,為打造更高水平的優秀小康居而努力。在接下來的三個月當中,我們將繼續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加強學習,總結經驗和教訓,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進一步提高班子成員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增強戰斗力;
2、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為百姓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做好在外能人返鄉工作,爭取在招商引資中有所突破;
3、繼續推進衛生村建設,全力推進改廁工程,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村居環境;
4、完成未完成的四個組的水泥路工程,完善社區各項居住公共設施建設;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