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梅仙鎮位于縣境東北部,地處幕阜山南麓,距平江縣城15公里,東鄰鐘洞,南抵城關鎮,西接余坪,北連南江,106國道貫穿南北,昌江河由東北斜插西南。境內有山名梧桐山!捌淠径辔嗤,故名。平江八景之一的風景勝地“梧桐夜雨”即此。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時,南昌尉梅福棄官隱居于此,鑿九井,引清泉,煉丹成仙;一說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念其忠誠,敕封為“梅仙”。后人遂以其隱居之地為梅仙。
梅仙鎮域清代為南江鄉11都,民國時期為梅仙區梅福鄉。建國后初隸4區,后置梅仙辦事處,1958年為梅仙人民公社,后改為鄉,1984年建鎮為梅仙鎮,1995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團山鄉、柘莊鄉、梅仙鎮合并建為梅仙鎮。轄36個村,2個居委會,6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0489人,集雨面積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664畝,總山林面積199866畝。鎮域工業產品以長石粉、鋁銀粉、石英粉、石灰、鞭炮為主,農副產品以黑山羊、牲豬、土雞、茶葉、柑橘、板栗為主。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0548萬元,各類稅收640萬元,財政總收入為875萬元,人平純收入1650元,人均產糧325公斤。
鎮區梅仙位于鎮域中部。明朝正德年間開始形成集市,清代稱梅仙市。民國21年(1932)即有常住人口1200余人。1949年有房屋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1984年建鎮時鎮 區建成區面積0.8平方公里。2000年,鎮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已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齊全,現有常住人口5800多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20人。
鎮區各種行政機構齊全,有縣直部門4個,鎮直部門23個。個體經濟蓬勃發展,有個體私營企業35家,個體工商戶568家,從業人員1530人。2000年鎮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250萬元,各類稅收總額280萬元,財政收入310萬元。文衛事業蒸蒸日上,集鎮內有縣辦中學和鎮辦中學各1所,中心小學1 所,幼兒園2所,共有教職工115人。近幾年來,教學硬、軟件設施得到了大大改善,教育教學質量居全縣前列,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2000年投資40萬元建立的中心衛生院,有醫護人員60人,其主治醫生5人,能開展內、外、婦、幼、五官等中西臨床業務和照片、-、檢驗等醫療項目。鎮區有醫療分點10個,鄉村醫生15人,為居民就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車輛繁多,交通便利。.
全國與梅仙鎮同名的有:全國與梅仙鎮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