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敖市鎮新寨屯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631104 | 身份證前6位:522631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7300 |
隸屬政區:敖市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H | |
新寨屯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新寨屯村座落在敖市鎮政府南部,距鎮政府10公里,離黎平縣城20公里,到黎平飛機場4公里,東與秀麗的八舟風景區接壤,南與原始森林區八萬山相連,西北與本鎮的歐家團、蒙村兩村毗鄰。新寨屯村山川秀麗,景色迷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我鎮的魚米之鄉,是全州的文明村寨。
新寨屯村轄新寨屯、高梅塘2個自然寨,11個村民組,249戶,1181人,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余為漢、苗兩族。稻田面積927畝,熟地面積36畝,園林面積1000多畝,林地面積2000多畝,荒山面積600多畝,稻田均在山沖、坡塝之中,冷陰爛銹田多,地下水源充足,全縣最大的墨門山水庫,東、西干渠繞村而過,蓄水量16萬立方米的岡沖水庫也座落在新寨屯村,農業以水稻為主,還有油菜、大豆、辣椒等。耕作制度坡塝田以水稻——綠肥,水稻——油菜,一年兩熟制,山沖門口田,推廣稻田養魚工程,每年放田,各地魚商紛紛前來采購。新寨屯村的土地多屬丘陵地帶,土壤呈酸性,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山多地廣,近年來,他們抓住國家對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積極實施退耕還林,利用以工代賑項目大力發展茶葉生產,據2003年統計,全村從1998年起,種植茶葉基地332畝,其中優質龍井茶4370畝,茶葉產值132800元,果樹生產也是他們的一大優勢。九十年代初,家家戶戶都有果園,種植密桔、桃樹、梨樹、葡萄和枇杷近500多畝,果品豐碩磊磊,還有名貴的中藥材杜仲、天麻、百合、桔梗、五倍子、金銀花基地,森林資源豐富,盛產杉、松,還有各種優良的樹種,森林覆蓋率達75%.礦產資源豐富,有燒制陶器的高嶺土,陶器生產歷史悠久,光緒年間,新寨屯開燒土陶碗廠,技藝精良,色彩清秀,光彩照人,經久耐用,地下還蘊藏大量的水晶石、石灰石、云母石、鐵礦石和硅礦,1958年曾在這里建高爐、開鐵礦。
新寨屯村是州級文明村寨,村寨四面環山,山上青枝綠葉,桃花、梨花盛開遍山紅艷,十里飄香,這里的人民鄉土民族風情淳樸濃郁,待人文明禮貌,熱情寬厚,是我鎮眾稱的好客之鄉村。基礎設施較好,交通方便,從省道梨子塝段到進寨公路為四級鑲邊公路,全寨大街小巷全部水泥硬化路面清澈的溪水從街頭流向街尾,四季常流不息,寨中有民眾聚會的高涼亭,寨尾有旅游休閑的青龍花橋,家家有電視,戶戶通電話,特別是文化教育方面,早在清朝初期,新寨屯就有私塾學堂。民國二十年(1931),創辦第八初級小學,1944年辦成附設高小,解放后1958年,興辦新寨屯農業中學招收新生一個班學員45人,村里撥出300石稻田,作為學農基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號召,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科學知識的渴求,群眾自籌資金,投工投勞興建校舍509平方米,學生教室7個,教師辦公室、學生圖書室、實驗室、遠程教育電腦室各1個。學校占地面積2570平方米。現有教師8人,班級7個,學生104人。據2004年統計,全村從1950年到2004年共有大專院校畢業生105人,參加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210人,是我鎮人才輩出的地方。新寨屯村歷史悠久,民國時期是個老軍屯。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