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關嶺縣板貴鄉三家寨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424203 | 身份證前6位:520424 |
長途區號:0853 | 郵政編碼:561300 |
隸屬政區:板貴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G | |
三家寨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三家寨村位于關嶺自治縣西南部,隸屬于板貴鄉,東抵壩山村,西抵孔落箐村,南連北盤水鎮,北接坪寨村,轄區面積6平方公里。全村包括三家寨、韓(一)、韓(二)、譚家寨、黃家寨、窩子地、馬家灣共7個自然村寨,分為7個村民小組。
一、農業生產條件與自然資源
三家寨村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的低熱河谷地帶,地勢較高,地貌以中山、峰叢洼地地貌類型為主,巖溶地貌發育,海拔 630土壤以潮泥土、黃壤土和沙壤土為主,年平均氣溫 17. 3°C,光照時間長,年日照1400小時,年降水量1300毫米, 無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積與農業水利設施
三家寨村全村耕地面積1403.594畝,其中稻田面積達109.5畝。現有林地面積665畝,森林覆蓋率達47.3%。
三、人口狀況
2010年未全村總戶數173戶,總人口869人,其中:男473人,女396人,少數民族人口246人,占總人口的28.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207人,勞動力人口483人,外出務工人口250人。
四、農民收入與糧食
三家寨村沒有工業,沒有服務業,經濟結構單一,是典型的農業村寨。農業以種植玉米為主,主要出產物是玉米等農產品。2007年全村種植玉米1294.094畝。養殖業以水牛、豬、馬等大牲畜和雞、鴨等家禽養殖為主,均為家庭傳統養殖,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經濟作物主要有花椒、砂仁,2007年全村種植面積652畝,產量達1.2萬斤。2007年未,村民人均收入877元,低收入人口142人,全部超過溫飽線。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玉米、花椒、養畜。
五、文教衛生情況
全村現有中心小學1所,占地面積264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980平方米,教室17個,教師11人,在校學生共129人,教育已實現“兩基”目標,但基礎教育設施的配置不足,村民的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還較低,多為小學、初中文化程度。村寨沒有文化活動場所、沒有相應文化設施,群眾文化生活單調。村有鄉設衛生院一所,衛生員5人,衛生院占地有230平方米,醫療設配備不足。2010年,全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
六、基礎設施狀況
三家寨村交通狀況一般,7個自然村寨已全部修通道路,其它的道路路面狹窄,坑洼不平,存在路基坍塌現象;村內連戶路均為鄉間泥路,出行困難。三家寨村村民居住簡易房、危房較多,存在安全隱患。雖然曾實現了50口沼氣池項目,但范圍小,受益農戶少,大多數家庭廚房、廁所、圈舍以農村傳統方式修建,人畜混居,衛生條件差。飲用水主要為個人從山間接進家的淺井水,或天降自然水,水量不足,且未經凈化口排污、垃圾處理設施缺乏,“雨水合污”現象嚴重,生活垃圾放任自流。路燈、公廁等公共設施缺乏。農網改造已完成,但生產生活能源仍主要以木材為主,嚴重破壞生態,浪費資源。雖然移動信號已覆蓋全村,但沒有開通程控電話,沒有開通有線電視,群眾收看電視主要靠地面衛星接收機,信息還相對閉塞。
--人口總數:869人 農業人口:120人 非農業人口:749人
--行政區面積: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403.594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布依族等 發展口號:
--所轄村:三家寨,韓(一),韓(二),譚家寨,黃家寨,窩子地,馬家灣 生產總值:76.211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養殖 名特產品:花椒,火龍果 辦公所在地:三家寨組
全國與三家寨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