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莊井陘縣威州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30121105 | 身份證前6位:130121 |
長途區號:0311 | 郵政編碼:050300 |
隸屬政區:井陘縣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冀A | 轄區面積:79.5km2 |
人口數量:約2.7萬人 | 人口密度:340人/km2 |
威州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威州鎮位于井陘縣東北部,東與鹿泉市接壤,西與井陘礦區相鄰,南毗連307國道,宜沙、井平公路縱貫境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鎮23個行政村,總面積79.5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2797,耕地面積37357畝,人口2.7萬人。
威州鎮水資源得天獨厚,地表泉群密布,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是一座天然的底下水苦,農業基礎條件好,土地肥沃,自古就是井陘的米糧川,俗稱“魚米之鄉” 。
旅游:掛云山距威州鎮東三華里,不僅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且景點多,景觀奇特,一九四零年,為了抗日,井陘和平山游擊大隊在掛云山擔任阻擊日寇任務,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六名壯士在掛云山舍身跳崖、應用就義,這一壯舉比比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還要早一年。掛云山因此而倍受各級關注,98年被市委、市0正式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后,每年都有省市縣各級青年團組織學生等各界群眾前來瞻仰。掛云山風景區共有景點40多處,目前,景區建有烈士紀念碑、紀念亭、烈士崖、鎮山銅鼎等景點,山上建有大雄寶殿、三皇、女媧等廟宇,而且與山東泰山、北京白云觀之間有許多聯系的歷史傳說,附近還有三寨烽火臺、宣和洞、坡頭溫泉、賈良圖烈士紀念碑。掛云山山勢險要雄偉,風景非常好。尤其是早晨觀日出,有佛光出現是一大奇觀,所以掛云山又稱華北“小泰山”。
85年--99年先后投資了400萬元在山上建了烈士紀念碑、紀念廳、過街天橋和部分登山臺階,修建了山門、亭臺樓閣和鎮山銅鼎,打深井一眼,建了2個蓄水池,并架通了通信、輸電線路,建了接待室等部分配套設施。
特色產業:威州冷水名貴魚養殖科技示范園區,共投入資金1100萬元,新開發灘涂150畝,發展個體養殖戶12家,建成水產養殖公司4家。其中,匯海源水產養殖中心投入資金500萬元,改造舊魚池10000平方米,從臺灣成功引進彩虹躊新品種,并投放鱘魚、香魚等30萬尾;魚泉水產良種技術有限公司,投入資金230萬元,征用魚池60畝,引進并孵化香魚等三個新品種150萬尾,其中鮭魚的成功引進填補了國內空白;清泉冷水養殖中心,投入資金210萬元,新建育苗車間一座1000平方米,流養池4000平方米,改建流養池3000平方米,新建辦公樓一座并投入使用,工飼養鱘魚、金鱒等十多個品種50多萬尾。
井陘縣威龍煤業有限公司建于威州鎮北平望村西,威平公路北側,是威州鎮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之一。該項目系利用停產閑置多年的北平望磚廠改、擴建而成,占地面積50畝,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300萬元。安裝有4.6平方洗煤設備一套,年可洗精煤30萬噸,創產值18000萬元,創利1000萬元,創稅500萬元以上,是威州調整工業產業結構的領頭企業。
威州鎮宣傳文化站基本情況:威州鎮原文化站始建于1984年,在0二樓北頭,近20年來,先后投資40多萬元,建成了160多平方米的電教室、圖書室、閱覽室、廣播室、文印室和活動室,并配備了電視機、錄放機、攝像機、微機、復印機、VCD音響和桌椅50套,同時利用全鎮12村的舞臺常年為群眾進行黨的方針、政策宣傳、法律宣傳和文化宣傳,1998年曾被省文化廳評為先進文化站。并連續十年被縣評為“文化系統先進單位”。“太行山革命老區宣傳文化工程”實施后,在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和建全縣乃至全市一流文化站的理念, 在鎮0西北200米處重新定置,工程于2002年底正式動工, 2003年底完工,總投資26萬元,總面積330平方米,分兩層使用,一層為圖書閱覽室、臺球室、辦公室,共計165平方米;二層為多功能室、乒乓球活動室、娛樂器材室,共計165平方米。樓房坐西朝東,鋼筋水泥結構,內設樓梯,房頂周檐紅瓷磚鑲邊,正面墻白瓷磚貼面,鋁合金門窗,瓷磚鋪地,整個樓房功能區劃分合理,外觀漂亮,內部清靜、舒暢,院落干凈、整潔。
太行山革命老區宣傳文化工程實施中,共收到省配套價值9.4萬元的器材和圖書(其中娛樂器材148件、桌椅50套,圖書1969冊),市投資6.5萬元,縣投資6萬元, 鎮籌資13.5余萬元,現文化站共有新舊藏書5000余冊。
文化站建成后, 完善了《圖書管理制度》、《娛樂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微機管理制度》等十多項制度,并將所有的圖書、器材分門別類造冊登記,分室存放,專人專管,現在文化站設3人,其中站長1人,管理人員2人,每年日常經費4萬元。
在活動上把文化站建成“四站”,一是黨委工作的宣傳站 。二是農民致富的服務站。三是文化骨干的輔導站。 四是文化活動的中心站。截至目前,舉辦黨員培訓、計劃生育培訓、農技培訓、音樂培訓等30余次,受訓人員達3600多人次。
全國與威州鎮同名的有:全國與威州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威州鎮區劃
130121105201 121 北岸村委會
130121105202 122 東街村委會
130121105203 122 西街村委會
130121105204 122 寨灣村委會
130121105205 122 南溝村委會
130121105206 220 五里寺村委會
130121105207 220 五柳村委會
130121105208 220 南平望村委會
130121105209 220 北平望村委會
130121105210 220 石棋峪村委會
130121105211 220 南固底村委會
130121105212 220 北固底村委會
130121105213 220 高家峪村委會
130121105214 220 威河西村委會
130121105215 220 坡頭村委會
130121105216 220 上坡頭村委會
130121105217 122 東頭村委會
130121105218 220 新蒿亭村委會
130121105219 220 東北峪村委會
130121105220 220 莊子頭村委會
130121105221 220 魯家峪村委會
130121105222 220 三峪村委會
130121105223 220 上莊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