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市石首市繡林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21081001 | 身份證前6位:421081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隸屬政區:石首市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鄂D | 轄區面積:35.9km2 |
| |
繡林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繡林街道隸屬于湖北省石首市,面積:35.9平方千米;人口: 繡林亭70587人;代碼:421081001。
繡林街道辦事處地處市中心城區,北界硯盤山、筆架山、南岳山,東、南環山底湖、官田湖、顯揚湖,與筆架山辦事處、高基廟鎮山水相連,西與南口鎮接壤。位于東經112.23°,北緯29.32°。全境版圖面積35平方公里,南北最長處11公里,東西最寬處8公里。地勢略顯北高南低,最高點南岳山海拔141.5米,最低點官田湖底海拔29米。
管理職能
繡林街道管理6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橋南、解放路、槐樹堤、太平坊、南岳山、車落崗、粟田湖、玉皇崗、金鑼垱、路家鋪。辦事處駐繡林。
-
歷史沿革
繡林街道原為首縣繡林鎮,1986年石首市撤縣設市,繡林為市中心城區街道。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招親陽岐山“掛錦于山,結繡如林”,后將陽岐山改名繡林山,繡林之名源出于此。繡林,曾名米市、黃金堤市、繡林市,新中國成立后建鎮,名繡林鎮,1986年,石首建市,撤銷繡林鎮,中心城區設繡林、筆架山等4個街道辦事處,1994年金平街道辦事處撤銷,其行政區域并入繡林。2007年,全處轄路家鋪、金銀當、粟田湖、玉皇崗4村,南岳山、車落崗、太平坊、解放路、槐樹堤、橋南6個社區及金平林場,總人口70879人,總人口中有回民2100人,是全市少數民族人口最集中的區域。
-
區位優勢
繡林街道辦事處集石首“一江兩原”優勢于一地,北濱萬里長江,聯川峽武漢成一線;接千里沃野,引荊襄洞庭為一體,是天造地設的祥發重地,已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熱點。近年來,該辦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 繡林亭致力于打破城鄉界限,大力實施“項目興處、工業強處”戰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工業經濟、城鄉建設三個重點,全力推進工業民營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市化進程,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市鄉鎮辦區首位。工業:立足民營,大力招商引資,“扶優壯強”,擁有規模企業13家,初步構建了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優勢產業為主導、以骨干企業為支撐的發展格局,已形成了汽配、建材、機電、鑄鋼等四大重點產業。農業:發揮優勢,發展特色,著力打造無公害蔬菜和花卉等農業品牌,形成了以車落崗、南岳山、太平坊等為重點的初具規模的蔬菜示范基地。全處無公害蔬菜基地3500畝,蔬菜大棚310個,生產的蕃茄、茄子、辣椒、黃瓜、西葫蘆等10個蔬菜產品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投資150萬元建成的集盆景花卉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農業生態園,輻射帶動了路家鋪、太平坊等周邊盆景花卉產業的發展,2007年全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90元。城鄉建設:2004年至2007年共投入1000余萬元,硬化改造42條支街小巷,配套建設17條下水道,安裝街巷路燈超百盞,為社區居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全面實施農村公路通達工程,先后投資252萬元,修建了8條通村水泥路17.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
全國與繡林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繡林街道區劃
421081001001 111 橋南居委會
421081001002 111 解放路居委會
421081001003 112 槐樹堤居委會
421081001004 112 車落崗居委會
421081001005 112 南岳山居委會
421081001006 112 太平坊居委會
421081001200 220 玉皇崗村
421081001201 220 金銀?村
421081001202 220 栗田湖村
421081001203 220 路家鋪村
421081001501 220 繡林林場
421081001502 112 原種場丟家垸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