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懷化沅陵縣二酉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31222252 | 身份證前6位:431222 |
長途區號:0745 | 郵政編碼:418000 |
隸屬政區:沅陵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湘N | 轄區面積:358.35km2 |
人口數量:約3.88萬人 | 人口密度:108人/km2 |
二酉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二酉苗族鄉地處沅陵縣西北部,跨酉水、酉溪兩岸,東與明溪口鎮相交,西與瀘溪縣接壤,南與沅陵鎮毗鄰,北與古丈縣為界。2004年4月原烏宿鄉與原落鶴坪鄉合并,組建二酉鄉,鄉址設烏宿集鎮;2005年4月,原二酉鄉與原棋坪苗族鄉、清水坪苗族鄉合并,組建二酉苗族鄉,鄉址設烏宿集鎮,鄉0在原棋坪、清水坪、落鶴坪分別設立三個辦事處。2005年10月,全鄉部分行政村合并,由原來的47個行政村合并為現在的39個行政村,其中四方溪村與菖蒲溪村合并為四方溪村,洪樹坪村與洞口村合并為洪樹坪村,烏宿村與魚良巖村合并為烏宿村,棋坪村與石家寨村合并為棋坪村,巖良頭村與高竹坪村合并為巖良頭村,戈洞村與吳家溪村合并為戈洞村,黃泥田村與浪溪村合并為浪溪村,現全鄉共轄39個行政村,320個村民小組,9318戶,38804人,鄉內群眾有覃、宋、陳、胡、凌、孟、唐、張、舒、 向、劉、瞿、孫、萬、尹等多種姓氏。全鄉地域面積358.35平方公里,屬苗族聚居地,流行鄉語,節日、生產、生活習俗與漢族有異。大多數村民尊崇槃瓠、辛女、儺神為始祖,喜唱儺神戲,慶“明香節”,信奉“五谷神”,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喜唱山歌,以此表達憎惡崇善、抒發情懷。全鄉共有耕地面積40119畝,其中水稻種植38960畝,產量達18120噸。2005年全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600萬元,實現農業生產總值為6416.23萬元,工業生產總值為1458萬元,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為2530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35萬元,農民純收入為835元。
鄉域內溪流縱橫,水利資源極為豐富,酉溪分別經棋坪、清水坪于兩岔溪匯合,在烏宿村二酉山下流入酉水。鄉境內有猢猻溪、大栗溪、黃家溪、蓮花溪、沙溪、松溪、劉婆溪、橋溪、蘆坪溪、和尚溪、宋家溪、亭子溪、鯉魚溪、手指溪、拱辰浮溪、牛背溪、遼頭浮溪、明家溪、和子溪、小灰溪、扒潭溪、四方溪、落鶴溪、老鴉溪等大小溪流24條。共有上型水庫8座,骨干山塘48處,許多溪流都能攔溪筑壩,建中小型電站,如血水潭磨刀巖、施溪姚家灣、灰溪扒潭等。鄉境內森林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5%。用材林以松樹、柏樹、杉樹為主;經濟林主要有板栗、油桐、銀杏、杜仲、黃柏、柑桔、李、桃等,其中血水潭的柑桔、落鶴坪的沙田柚因其品質好,香甜可口而享譽縣內外。近幾年來,全鄉實施退耕還林面積24742.6畝,生態公益保護林5萬畝,美化了群眾的生活環境,防止了水土流失,逐步建立起了一個環境秀美的生態大鄉。 礦產資源主要以硫磺礦、磷礦等居多,烏宿村二酉山下的硫磺礦、棋坪萬家寨的-礦(汞),桐木溪村的鐵礦,棋坪六家灣組的銅礦,西溪村的朱砂礦,太平安村的磷礦等都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其中太平安磷礦因儲量大、品質高,極具開發價值,目前已初具開采規模。
鄉內旅游資源豐富,著名的景點有二酉山、正道古寺、辛女庵等。二酉山位于沅陵城西北13.4公里處,“學富五車、書通二酉”的典故使二酉山名揚海外,近年來縣委、0大力推進旅游興縣戰略,二酉山旅游開發被列為重要議事日程。鄉黨委、0通過招商引來了張家界市金馬公司來二酉山投資開發,組建了二酉山旅游開發公司,現已投入資金500萬元,建起了二酉碼頭、進山大門、藏書大道、棧道、游道、二酉飛閣等。自2005年5月對外試營業以來,共接待游客近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萬余元。位于烏宿村周家河后山腳下的正道古寺建于地代至元三年,正道古寺為磚木結構,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共分四層,寺內有天井、送子觀音像、關云長像、佛祖像及五百羅漢像等,人物千姿百態,面色不一,活靈活現。棋坪境內的辛婦女庵修建于清初順治年間,距今三百多年歷史,相傳辛女是遠古高辛氏的女兒,堯帝的妹妹,為苗族的始祖,她嫁給槃瓠為妻,曾在丁牛山上結草為廬,后人為紀念她的德行便立庵于丁牛山。山峰如一座大橋頂,四周削壁如切,直插云端。青松翠柏,野鶴翱翔,山鷹展翅,風景宜人,為盛夏避署。此外與二酉山隔河勝地相望,被譽為“三龍聽讀”的鯉魚山、蟠龍山、青龍山,因張果老曾經隱居而得名的神堂溪、掏米巖、一碗水、墨瀑等,都以其動人的歷史傳說向人們講述著二酉苗鄉這片神奇的土地,也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墨客來鄉尋找先祖的蹤跡,以求能沾染一絲靈氣。
鄉內經濟以種養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兼種油菜、黃豆、芝麻、秋蕎、紅薯、粟谷等,2005年全鄉共種植水稻38960畝,產量18120噸;經濟作物主要有豆類、甘蔗、蘑芋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等。養殖業有養牛、養豬、養鴨、養雞、養羊、養蜂等,鄉內養鴨條作良好,尤以酉溪河內農民具有傳統養鴨習慣,以產麻鴨、鮮蛋而蜚聲縣內外。以蓮花池、清水坪為主的肉鴨養殖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近年來鄉黨委、0引導群眾致力于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主要致力于柑桔、板栗、沙田柚等小水果及茶葉的種植。2005年全鄉柑桔和沙田柚種植達到2300畝,低改300畝,僅此一項實現經濟效益達180萬元;板栗種植8230畝,年產量1283880斤,實現經濟效益193.5萬元。鄉內商貿比較活躍。二酉苗族鄉最具特色的民風便是“趕集”。鄉內有烏宿、清水坪、棋坪三個集貿市場,近年來三個集貿市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建設,市場路面均實現了硬化,市場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到2005年底,三個集鎮已發展個體工商戶500余家,不僅促進了鄉域經濟的發展,也活躍了邊界貿易,加強了與鄰近鄉鎮之間的交流。為促進鄉域經濟的發展,加強鄉內群眾與外界的交流。
鄉內基礎設施較好。全鄉共有大小水利工程26處,其中,小Ⅱ型水庫7座,小Ⅰ型水庫1座,施溪、清水坪等5個村進行農田綜合開發,興修灌溉水渠4200多米。鄉內共有通村公路9條,總里程127公里,全鄉39個村只有5個村未通公路。水上運輸事業進一步發展,共有大小營遠船只245艘。35個行政村拉通了程控電話,全鄉建起了11座移動基站,信號覆蓋全鄉,移動手機用戶達到13000余人。
鄉內教育衛生體育事業發展較快。鄉域內現有中、小學共5所(二酉苗族鄉中學、二酉苗族鄉中心小學、棋坪九校、清水坪九校、落鶴坪九校)及41所村小,共有教職員工235人,小學專任教師141人,其中已取得大專學歷的84人,中師學歷的56人;中學專任教師94人,其中有29人已取得本科學歷。近兩年來,在上級黨委、0的關心和支持下,共投入資金420萬元,對5所學校辦學條件進行了改造,人均校園面積33.5平方米,校舍面積9.1平方米。特別是鄉中心小學,全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個人捐贈40萬元,幫助建校,縣鄉籌措配套資金120萬元,新修教學樓1棟、學生宿舍及食堂各1棟,總面積2200平方米,改善危房1棟、改善體育場1個。鄉中學近幾年來考取縣一中人數一直穩居全縣前6名,全鄉近三年考入本科以上的有60余人。鄉內現有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院3所。近兩年來,共爭取資金83.5萬元,興建中心院住院大樓1棟,改造了清水坪衛生院,添置了各種醫療器械設備,理順了管理體制,成立了鄉公共衛生管理所,實現了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群眾看病住院救濟制度。其中烏宿中心衛生院占地面積達1100平方米,院內醫療設施齊全,可為群眾提供B超、X光、化驗、心電圖、接生等多種服務,已達到現代化水平。鄉內的39個行政村60%以上都設有村衛生室,群眾就醫不再是一個難題。苗鄉人民歷來有奮勇拼搏的優良傳統,鄉龍舟隊在連續兩年湖南傳統龍舟大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5年獲得第二名,2006年鄉組建的兩只龍舟隊獲得第一、第三名的好成績。
近年來,鄉黨委、0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為民辦實事。共新建和復修公路里程達60余公里,涉及到10個行政村,新建沼氣池450口,解決少數民族地區貧困農民溫飽和幫助越過低收入的病弱群體778人,積極落實國家對農民種糧的補貼,加大對退耕還林管護和錢糧兌付力度。鄉黨委、0還利用原落鶴坪0大院閑置房產,經過改造,建起了占地面積4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的敬老院,敬老院位于酉水河邊,院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可安排35個老人居住。鄉黨委、0還將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努力發展全鄉的敬老院建設,使鄉內的五保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鄉黨委、0十分重視勞務輸出工作,為切實搞好勞務輸出,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鄉內成立了勞動保障服務站,一方面組織外出勞力開展業前技能培訓,一方面加強與外出務工人員的聯系和管理,積極與外地企業聯系,為農民群眾提供可靠的就業信息,全鄉外出務工勞力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達5000余萬元。
二酉苗族鄉各村村名
廟 坪 兩岔溪 太平安 烏 宿 洪樹坪 四方坪 大力溪
桑木溪 黃沙溪 四方溪 落鶴潭 落鶴坪 半 溪 楊柳埡
長 坡 香爐山 桐木溪 血水潭 清水坪 施 溪 浪 溪
楓香塘 高竹坪 戈 洞 蓮花池 劉婆溪 田 坳 灰 溪
芙沖溶 早田坪 湖田坪 荷葉坪 棋 坪 蘆 坪 楊 家
七家村 茶 溪 溪地坪 扎 坪
全國與二酉鄉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二酉鄉區劃
431222252201 220 落鶴潭村
431222252202 210 落鶴坪村
431222252203 220 半溪村
431222252204 220 楊柳埡村
431222252205 220 長坡村
431222252206 220 香爐山村
431222252207 220 桐木溪村
431222252208 220 血水潭村
431222252209 220 廟坪村
431222252210 220 兩岔溪村
431222252211 220 太平安村
431222252218 220 大力溪村
431222252219 220 桑木溪村
431222252220 220 黃沙溪村
431222252222 210 清水坪村
431222252224 220 蓮花池村
431222252226 220 施溪村
431222252227 220 楓香塘村
431222252228 220 劉婆溪村
431222252231 220 浪溪村
431222252232 220 黃泥田村
431222252233 220 田坳村
431222252234 220 灰溪村
431222252235 220 芙沖溶村
431222252236 220 旱田坪村
431222252237 220 湖田坪村
431222252238 220 荷葉坪村
431222252241 220 蘆坪村
431222252242 220 楊家村
431222252243 220 七家村
431222252244 220 茶溪村
431222252245 220 溪地坪村
431222252246 220 扎坪村
431222252247 210 棋坪村
431222252248 220 戈洞村
431222252249 220 四方溪村
431222252250 210 烏宿村
431222252251 220 洪樹坪村
431222252252 220 四方坪村
431222252253 220 高竹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