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羅源縣鳳山鎮蘇區村原址地處連(江)羅(源)交界,海拔800多米的崇山峻嶺中,信息不靈、交通閉塞、文化遺乏、經濟落后。葉飛、陶鑄等革命前輩曾戰斗、生活于蘇區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原址還有耕地245畝,山地1.1萬畝,林地0.94萬畝。1996年我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興建蘇區水庫解決城區生產用水的重大舉措,于1997年實行異地移民搬遷,現址位于城郊南部城鄉結合處104國道邊,坐落于風景秀麗的蓮花山公園畔。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104戶415 人,外來人口100 多人,有黨員24 人,團員36 人,2010年村財收入16萬元,人均純收入7005元,轄區內有酒類批發商場、調味品釀造廠、車輛修理廠等。新村建設嚴格按村建規劃進行,至98年底全部喜遷新居,人均住房面積30多平方米。建成600多平方米村部辦公樓和文化活動中心,近100平方米沖水式公廁一座,鋪設了1條780米的下水道和1條長100多米寬7米的進村水泥道路,以及總長13.5公里,寬3.5米的鰲峰至蘇區水庫水泥公路,并在原址建有一座80平方米護林點,管護萬畝森林涵養水源。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生產,改善群眾生活。以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要求,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經過幾年的努力蘇區村煥發了無限生機,村級集體經濟也融洽入了城區發展大舞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區建設的需求,新村水、電、路、通訊、有線、寬帶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建設花糟、綠化帶400 米;配備了1名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員,實行門前衛生、綠化、秩序“三包”和全日制環境衛生保潔,安置了垃圾收集桶36 只,徹底改變了過去“臟、亂、臭”的現象,給村民創造一個舒適、潔凈的生活環境,基本達到了規劃合理、配套齊全、秩序井然、環境優美、村民安居樂業的省級生態村創建總體要求。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倡導公民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讓文明春風吹拂蘇區每個角落。2006年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并榮獲2003一2006年度縣級文明村榮譽稱號,2007 年通過省、市“家園清潔行動”驗收合格。2008年作為鳳山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消防工作唯一試點村,通過市級驗收合格,并列為福州市第二批“雙百”工程建設示范村;2010年作為鳳山鎮創建省級生態村申報單位。我村正以穩健步伐向全面小康、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邁進,必將成為我縣革命老區建設的新亮點。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