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村級組織簡況:目前全村黨員共83名,8個黨小組,其中50歲以上黨員51位,50歲以下黨員32人,初中文化以上黨員56人。黨員中有13位長期在外打工。三村合并后,經過今年四月份民主選舉,由原三村共12名(含1名大學生村官)的兩委班子人員精減為目前的七名(含1名大學生村官),經過11省道建設和欣遠竹制品有限公司、遠凱家具有限公司的征地拆遷及行政村撤并等重大工作的鍛煉,村級班子的工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戰斗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發展思路更進一步清晰。二、集體經濟現狀:新上塘村目前村集體總債務為597258.9元,債權84428.74元(見附表二)。詳情為:原塘河村債務主要是2000年農網改造遺留債務49800元,2002年村莊整治負債3萬元,2006年新建衛生服務站工程款、征地款5萬元,廣電站1萬元。原上莊村目前債務237458.90,債權61585.46。債務主要是90年代村辦茶廠虧損約15萬元,歷年拖欠村干部工資5萬多元,修路負債約2萬元;債權主要是90年代村提留鄉統籌和村屬閑置房屋租賃金及毛竹承包款。2006年村集體收入14800元,主要是茶葉山承包金。原新橋村目前債務22萬元,債權是20513.23元,債務主要是90年代村整治低壓線路網改、閉路電視線鋪設及修建村道等產生約17萬元,縣級公路改造欠款約4萬元,拖欠干部工資約1萬元,債權主要是90年代村提留鄉統籌一塊,承包款以及大病統籌款。三、經濟發展狀況(一)農業主要以經濟林效益林為主。全村經濟林品種以為毛竹、板栗、杉木、茶葉和果木為主。全村共有山林面積14720余畝,其中毛竹林(及新增種)5337余畝,小竹林2550畝,板栗林約1500畝,杉木約2200畝,茶葉1230畝,生態公益林面積約為1900畝,荒山面積約為7000余畝,水田600余畝,旱地300余畝。目前通過幾年來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其中約有240畝改種了花卉苗木。(二)工業主要以加工業為主。全村目前共有大小企業29家,產品主要以竹制品、家具、茶葉為主,每年工業生產總值約為20000萬元。欣遠竹制品有限公司及遠凱家具有限公司目前均已落戶我村,并與今年下半年竣工投產。(三)三產主要以零售業和打工為主為主。現有商店、飯店、理發店、修理鋪共計20余家,全年營業額在300萬元。2007年全村外出打工人員約300人,其余部分勞力在本鎮范圍內企業上班或家庭作坊內打工。另外是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有養雞大戶兩戶,一批產量4000羽,每年產五批,2007年每戶創收約5萬元;養羊大戶兩戶,每戶年成欄數約百余頭;養兔大戶一戶,形勢發展很好。(四)基礎設施等建設情況。2005年以來,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主要實施的項目有:1、因地制宜的完成了自然村環境整治工作;2、完成土地整理300畝;3、完成老茶林改造,建白茶基地150畝, 4、新建村辦公綜合樓5間,建筑面積332平方米,投入資金23萬元;5、建設衛生服務站5間,建筑面積150平方米;6、修建40m×3.5m人行橋梁一座,耗資10余萬元;7、修建龍口水壩20米,投入資金4萬元;8、西河口水泥路投入資金2萬元;9、水庫維修投入資金5萬元; 10、脫貧項目(水枝芝)種植,投入資金10萬元(縣配套資金10萬元),預計2008年產生收益,每年5-6萬元;11、修建林道6公里,投入資金6萬元。四、農民收入構成一是毛竹、板栗、水稻和花卉苗木等經濟作物的收入。全村2007年度毛竹年產值大約520萬元,小竹年產值約120多萬元,茶葉年產值80萬元,吊瓜年產值10萬元,板栗的年產值約80萬元,花卉苗木目前陸續出產,年產值約30萬,收入占全年收入的45%左右。二是務工收入。全年在外打工的人數約300余人,其余勞力主要在本鎮范圍內企業打工,收入約占全年總收入的55%左右。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