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沖洋村 | 地處沖蔞圩的西北面。耕地面積1905畝,全部為水田。戶數447戶,人口2159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北鄉,1958年稱沖洋生產大……[詳細] |
稔坪村 | 位于沖蔞圩北面。耕地面積3236畝,戶數540戶,人口2445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北鄉,1958年稱稔坪生產大隊,1987年改……[詳細] |
八家村 | 位于沖蔞圩西邊3公里處。耕地面積4221畝,其中水田3369畝,崗地852畝。戶數474戶,人口2334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詳細] |
白崗村 | 地處沖蔞圩西北邊2公里處。耕地面積2315畝,其中水田2110畝,崗地205畝。戶數378戶,人口1639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詳細] |
新屋村 | 地處沖蔞圩的東面。耕地面積1404畝,全部為水田。戶數398戶,人口1681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南鄉,1958年稱大嶺生產大隊……[詳細] |
西海村 | 在沖蔞芋西邊6公里處。耕地面積1960畝,全部為水田。戶數400戶,人口共1855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第三區蔞南鄉,1958年稱西海生產大隊……[詳細] |
新圍村 | 在沖蔞圩之西。耕地面積2917畝,全部為水田。戶數570戶,人口2482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第三區蔞南鄉,1958年稱新圍管理區。管理區委員……[詳細] |
沖蔞圩村 | 地處沖蔞鎮的中心,全圩面積0.8平方公里。交通方便,公路縱橫,距縣城18公里。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1951年歸蔞南,1954年改稱……[詳細] |
竹湖村 | 地處沖蔞圩南邊,與鎮政府所在地毗鄰,距縣城19公里。交通方便,汽車直達。耕地面積1784畝,全部為水田。有474戶,人口2290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詳細] |
官竇村 | 地處沖蔞圩東西面5公里處。耕地面積2778畝,其中水田2140畝,崗地638畝。戶數526戶,人口2412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詳細] |
西坑村 | 地處沖蔞圩西北邊3公里處。耕地面積2200畝,其中水田1784畝,崗地416畝。戶數418戶,人口1698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詳細] |
竹洛村 | 地處沖蔞圩南邊3公里處。耕地面積2306畝,其中水田2237畝,崗地69畝。戶數390戶,人口1810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南鄉……[詳細] |
達材村 | 地處沖蔞圩 東北面。耕地面積2047畝,全部為水田。戶數564戶,人口2353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北鄉,1987年改稱達材管理……[詳細] |
前鋒村 | 地處沖蔞圩西南面9公里處。耕地面積2899畝,其中水田2747畝,崗地152畝。戶數558戶,人口2368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詳細] |
三和村 | 地處沖蔞圩西北面5公里處。耕地面積3052畝,其中水田2143畝,崗地909畝。戶數454戶,人口2061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詳細] |
朝中村 | 朝中村委會位于沖蔞鎮東部,距沖蔞圩7公里。東至北峰山,西至福安,北至官竇,南至北斗。下轄:福安(1-6隊)、朝中(1-6隊、朝安、營新)、朝洲(華昌)、……[詳細] |
傘塘村 | 在沖蔞圩東北角4公里處。耕地面積2625畝,其中水田2560畝,崗地65畝。戶數545戶,人口2426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后期屬臺山縣第三區蔞北鄉……[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沖蔞鎮位于臺山市東南部,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沖蔞鎮區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鎮政府所在地。全鎮轄17個村委會171條自然村,總人口3.78萬人,華僑、港澳臺同胞超過5萬人,素有僑鄉之稱。沖蔞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距臺山市區只有15公里,新臺高速公路貫穿全鎮,在沖蔞紅嶺工業開發區設有出入口,往珠海只需60分鐘車程,往廣州只需80分鐘車程,往深圳只需150分鐘車程。鎮內基礎設施完善,全鎮干線道路基本實現硬底化,鎮區至高速公路出入口路段已改造成一級公路,貫穿整個紅嶺工業開發區。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直撥世界各地,可以利用電腦上網。電力供應充足。鎮區自來水普及率100%,農村普及率達90%以上,水質、水壓均符合國家標準。全鎮自然條件好,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低溫期短,無霜期長。年均降雨量1530毫米,年均氣溫21.5℃。水資源豐富,全鎮共有山塘水庫8個,對發展農業生產十分有利。近年來,沖蔞鎮積極實施“科技興農,‘三高’為主”的策略,加大農業開發力度,形成糧食、蔬菜、水果、水產養殖、畜牧五大生產基地。蔬菜種植業尤為發達,已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規模種植”的生產格局,產品有冬瓜、園椒、黑豆、菜花、涼瓜等大量四季時菜,除供應本市外,還銷往深圳、珠海、江蘇、浙江等地,成為有名的蔬菜商品生產基地。沖蔞“青皮冬”外觀美、品質好、耐貯運、清甜爽口,深受消費者青睞,每年的5月均迎來江蘇、浙江、山東、北京、上海等十多個省市的客商前來收購。黑豆是出名的土特產,烏黑碩大,營養價值高,暢銷國內外。由于沖蔞鎮具有堅實的農業基礎,引來不少客商前來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發。近幾年,沖蔞鎮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確立了“工業強鎮”的發展策略,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揮海內外積極因素,引進外資、民資。近年來,先后投資5000萬元,興建一個占地面積1500畝的紅嶺工業開發區和完善各種配套設施,以“靚巢”引“靚鳳”的方式進行招商引資。.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