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東趙家莊村 | 東趙家莊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朝(年月不詳),由趙姓立村,取名趙家莊。因社內(nèi)二村重名,行政領(lǐng)導不便,1965年加方位詞區(qū)分,名東趙……[詳細] |
前屯村 | 前屯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朝,從江西省龍泉縣遷來立村,因村后有根石柱子,取名石柱屯。道光《膠州志》標“舊石屯”,含義不明,后分為……[詳細] |
西小屯村 | 西小屯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有說為明末)。道光乙巳《膠州志》即有標注。因建村于七城至大行的大道上,道路挺直,遂以直路屯命村。解放……[詳細] |
后寨村 | 后寨村 村莊由來 相傳明末魯明星、魯明月兄弟(無史傳可考)曾在此帶兵安營扎寨,立村后遂稱魯家寨,1948年以村中東西河為界,分為前后……[詳細] |
前寨村 | 前寨村 村莊由來 相傳明末魯明星、魯明月兄弟(無史傳可考)曾在此帶兵安營扎寨,立村后遂稱魯家寨,1948年以村中東西河為界,分為前后……[詳細] |
水牛村 | 水牛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初(年月不詳),以民間傳說命村,傳說古代有一大灣,牧童在此飲牛洗澡,一共九十九頭水牛,下到灣里即成了一……[詳細] |
西豐家村 | 西豐家村 村莊由來 相傳清康熙年間(年月不詳),有馮姓(一說酆姓)從濟南府歷城縣遷來定居,繁衍成村,名馮家村。隨著人戶增多,以自然水……[詳細] |
東豐家村 | 東豐家村 村莊由來 相傳清康熙年間(年月不詳),有馮姓(一說酆姓)從濟南府歷城縣遷來定居,繁衍成村,名馮家村。隨著人戶增多,以自然水……[詳細] |
樓子底村 | 樓子底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元朝(年月不詳,一說為明天啟年間)趙姓從小云南遷來立村,名趙家莊。后建有樓臺,至洪武年間被洪水沖壞,只剩……[詳細] |
泉子崖村 | 泉子崖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元朝(年月不詳),因村中有泉四季流水,村座落于泉崖而得名。 政區(qū)人口 泉子崖隸屬膠州市膠北鎮(zhèn),……[詳細] |
肖家屯村 | 肖家屯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永樂年間,肖姓從云南遷來立村,原名南石屯,含義不清。后因肖姓居多,改稱肖家屯。 政區(qū)人口 ……[詳細] |
陳家河頭村 | 陳家河頭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元末(年月不詳),由陳姓立村,座落在碧溝河上游源頭,取名河頭,因附近同名村莊較多,遂以姓氏區(qū)分。 ……[詳細] |
和睦屯村 | 和睦屯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有說為明初。道光乙巳《膠州志》標為西石屯(含義不明)。因地勢低洼,夏秋澇溢-較多,遂叫做-屯,197……[詳細] |
玉皇廟村 | 玉皇廟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清代以前以處為兩個村:東叫“喬家庵”,西叫“曲家莊”。清代高密縣玉皇廟村從外地運玉皇大帝木像,……[詳細] |
店子村 | 店子村 村莊由來 相傳明朝永樂年間(具體年月不詳),由吳、冉二姓立村;因地處古代赴高密濰縣的大道上,以開店為業(yè),沿為村名。 ……[詳細] |
后七城村 | 后七城 村莊由來 建村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苗、冉二姓從徐州府碭山縣崔家集遷來立村。到明中葉已成較大村莊。傳說當時準備在……[詳細] |
前七城村 | 前七城 村莊由來 建村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苗、冉二姓從徐州府碭山縣崔家集遷來立村。到明中葉已成較大村莊。傳說當時準備在……[詳細] |
秋連莊村 | 秋連莊 村居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末清初,原址在現(xiàn)村東北嶺前(現(xiàn)有地叫“莊子路”),吃水困難。乾隆年間農(nóng)民耕地發(fā)現(xiàn)一石碾底,村民揭開后發(fā)……[詳細] |
陳家泊子村 | 陳家泊子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初,由呂、陳二姓從云貴一帶遷來立村。后陳為主姓,因地勢低洼,常積水成泊而名。 政區(qū)人口 ……[詳細] |
梁戈莊村 | 梁戈莊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朝。廟碑有“棋家莊”的記載,具體來歷不詳。清道光乙已《膠州志》標梁戈莊,傳說清初梁姓成為會首,改村為梁……[詳細] |
豐子屯村 | 豐子屯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清朝中葉,道光以后,與北邊的律家莊、匡家莊合并一村,初名豐豫屯,后改為豐子屯。含義不明。 政區(qū)人……[詳細] |
后屯村 | 后屯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距今約六百多年(明朝,有說元朝),金姓從洛陽棋盤街遷來立村,名金家屯。后馬、陳、慈、車等姓遷入發(fā)展……[詳細] |
李家河頭村 | 李家河頭村 村居由來 相傳建村于元朝(年月不詳),由李姓建村,地處碧溝上源,故名河頭。因附近同名村莊較多,以姓氏區(qū)分。 政……[詳細] |
李家村 | 李家村 村居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清道光乙巳《膠州志》即已標注。相傳李姓從河南安陽縣遷來立村,以姓氏命名。 政區(qū)人口 李家……[詳細] |
于家村 | 于家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始于明朝,于姓從河南遷來立村而名。因縣內(nèi)重名,1980年9月,更名為北于家村。 政區(qū)人口……[詳細] |
南疃村 | 南疃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在清道光之前。初期與賢家莊、徐家莊分為三個村,南疃在南,故名,后合為一村。名稱仍為南疃。道光乙巳《……[詳細] |
張肖村 | 張肖村 村莊由來 張肖村有史可考從明末清初開始,王姓人家最早遷入此處,因此當時稱王家村。因縣內(nèi)重名,1980年9月,更名為張肖村。……[詳細] |
袁家村 | 袁家村 村莊由來 相傳明永樂年間(具體年月不詳),有袁世臣、袁世官、袁世勛弟兄三人從云南遷至原陳家庵西邊落戶,定名袁家村。混戰(zhàn)時期,……[詳細] |
西蔡家寺村 | 西蔡家寺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膠州志》載: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建崇興寺于州北三十里,即今蔡家寺村。因立村為蔡姓,合以古……[詳細] |
東蔡家寺村 | 東蔡家寺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膠州志》載: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建崇興寺于州北三十里,即今蔡家寺村。因立村為蔡姓,合以古……[詳細] |
北辛屯村 | 北辛屯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朝(年月不詳),祖輩逃荒至此定居,人稱討佬子屯。清道光間叫東石屯(含義不詳)。后改為新屯,演化為新屯。……[詳細] |
杏果莊村 | 杏果莊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末清初,由邢姓立村。清道光《膠州志》標為邢哥莊,以姓氏命名。后葛姓遷入,邢姓絕。以為名稱不雅(諱邢字)……[詳細] |
袁家?guī)X村 | 袁家?guī)X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袁姓從小云南遷來,于海拔30米土嶺附近立村而得名。 政區(qū)人口……[詳細] |
北臺村 | 北臺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古有廟宇名抬頭寺,建村后即以寺命村。道光乙巳《膠州志》標為臺上莊(火車小站以此為名)。后改為北臺……[詳細] |
邰家村 | 邰家村 村居由來 相傳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由邰姓立村,取名邰家村。 政區(qū)人口 邰家村在膠州市西北部20公里處,……[詳細] |
瓦屋莊村 | 瓦屋莊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末清初,因周圍村莊皆為草屋,杏戈莊葛姓地主地此收租始建瓦房,故稱瓦屋莊。 政區(qū)人口 瓦屋莊……[詳細] |
小溝底村 | 小溝底村 村莊由來 據(jù)小溝底村于氏家譜的記載,清朝康熙21年(),于氏從平度市大水泊遷來,因屋前有一條小水溝,所以起名“小溝底”。 ……[詳細] |
南梁家屯村 | 南梁家屯 村莊由來 相傳元大德年間梁姓從云南遷來立村,取名梁家屯。后發(fā)展為二村分列墨河南北。1958年正式定為南北梁家屯,此為南村。 ……[詳細] |
北梁家屯村 | 北梁家屯 村莊由來 相傳元朝大德年間,梁姓從云南遷來立村,取名梁家屯,后發(fā)展為二村分列墨河南北。1958年正式定為南北梁家屯,此為北……[詳細] |
前王家莊村 | 前王家莊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清朝,道光乙巳《膠州志》即已標注。王氏從諸城巴山遷來,以姓氏命名。因縣內(nèi)重名,1980年9月,更名為前王……[詳細] |
北趙家莊村 | 北趙家莊 村莊由來 相傳為明朝(年月不詳),由趙姓立村,以姓氏命名。后因鎮(zhèn)境內(nèi)二村重名,遂以方位南北區(qū)分。此為北趙家莊。 ……[詳細] |
后柏蘭村 | 后柏蘭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傳說明代從安陽遷來,因元代武義將軍盧琮墓有柏蘭木旗桿,借以命村。后繁衍成前后二村,1947年正式分……[詳細] |
柏蘭村 | 柏蘭村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從南京洼子口遷來定居,因元代武義將軍盧琮墓有柏蘭木旗桿,借以命村。后……[詳細] |
岳頭屯村 | 岳頭屯 村莊由來 岳頭屯村有史可考從明朝開始,明朝洪武二年,膠州市膠北鎮(zhèn)北偏西5公里處,有徐姓從高密市柴溝鎮(zhèn)徐家樓子村遷來居住,肖……[詳細] |
刁家屯村 | 刁家屯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道光乙巳《膠州志》標為北石屯。相傳由刁姓立村,二百年前叫刁村,后改為北石屯;又改為刁家屯。 ……[詳細] |
楊家村 | 楊家村 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于明初。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水淹山東后,楊姓家族來到此地建起了村落,以姓氏命名。后楊姓家族于清末全部……[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nèi)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qū)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qū)的人口數(shù)量、區(qū)域面積、郵編區(qū)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nèi)容,如果您對該地區(qū)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nèi)容需要更新,請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qū)信息。
" 膠州市膠北鎮(zhèn)地處膠州灣畔,山東半島南部,東臨青島市區(qū),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3.2萬。年平均氣溫13°C,年平均降水733毫米,無霜期210天。境內(nèi)均為平原,地域開闊,是“海爾”無公害蔬菜生產(chǎn)基地,有北梁蜜桃11000畝,美國紅提葡萄3000畝,反季番茄3000畝。林地覆蓋率達40%以上。膠濟、膠黃、新沂鐵路,濟青、環(huán)膠州灣、同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距青島港40公里,距黃島前灣港35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35公里。 膠北鎮(zhèn)位于膠州市西北部,全鎮(zhèn)總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6.8萬畝,轄46個行政村,3.2萬人口。距市中心10公里,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全市“一環(huán)四線”道路建設(shè)工程把該鎮(zhèn)納入全市城市建設(shè)總體規(guī)劃之中,膠州市北二環(huán)路在此交匯。膠濟高速鐵路、京青高速電氣化鐵路和濟青、同三高速公路從鎮(zhèn)內(nèi)經(jīng)過。免責聲明:本頁地區(qū)資料內(nèi)容為網(wǎng)絡(luò)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qū)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qū)的省份、城市、鄉(xiāng)鎮(zhèn)、村莊的內(nèi)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