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左權縣石匣鄉川口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722201 | 身份證前6位:140722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隸屬政區:石匣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D | |
川口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川口村位于左權縣城以西15公里,縣級公路石陽線沿村而過,交通便利。清漳環繞,水源充足,山大坡廣。全村現有162戶、417口人,耕地面積950畝,總產量81萬斤,其中玉米種植面積660畝,玉米總產量66萬斤,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充足的飼料資源,宜牧面積12.5平方公里。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鋪設硬化了街道安裝了電話,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川口村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為積極深入貫徹國家的封山禁牧政策我村已無家庭放牧、喂養羊群,我村的養殖業狀況為牛40多只,雞4000只左右、豬100多頭。近年來,在上級各部門和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班子圍繞新農村建設“十六字”方針,多方籌資,大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具體說,主要設施了以下幾項工程:
一是建起了群眾休閑文化廣場。該工程從2008年起開始實施,廣場總占地900平方米,總投資23萬元。廣場以“奮進的奔牛”為標志,四周由不銹鋼欄桿包圍,設置了六角涼亭、乒乓球桌和健身器材,栽植了側柏點綴其中,綠意盎然。廣場北建起了村級活動場所,配備了桌、椅、圖書,整個廣場規劃精巧,布局合理,成為了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二是實施了“戶戶通”街巷硬化工程。近幾年來,我村委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多方籌資硬化了村主要街道,但村內小巷未實施硬化,下雨下雪后道路泥濘,嚴重影響了群眾出行。為進一步加快新農村的建設步伐,我村于2010年8月開始實施了村內街巷“戶戶通”工程,歷經3個月的緊張施工,完成了全村所有街道和小巷的硬化,硬化總面積6000平方米,總投資30萬元,此工程是全鄉最大的街道硬化工程。工程完工后,徹底改變了以往“刮風塵飛揚,下雨泥濘路”的局面,成為村兩委改善民生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的政工程。
三是實施了整村推進工程。為保證村莊及耕地安全,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在村東沿河建起了685.5米長的護村護地壩,總投資35萬元。
四是實施了“庭院衛生”工程。在改善環境的同時村兩委還主抓了“衛生改廁”,今年全村新安裝雙甕無害化廁所25座,全村新型衛生廁所改廁率達到60%以上。
另外由于我村是原川口鄉的鄉政府所在地擁有鄉級衛生院一所,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買藥、看病問題為村民的就醫問題提供了極大地便利。我村還擁有一個信用社方便了村民的存取借貸問題,有利于村民的合理理財和經濟建設資金流通。
總之,村兩委干部不斷強化責任意識、服務群眾意識,真抓實干、務實奮進,帶領全村群眾為建設整潔亮麗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班子狀況:支部書記:巨世平
村委主任:巨志清
會 計:巨利軍
兩委班子成員團結協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謀利益、辦實事、求發展,是我鄉先進的黨支部之一。
姚家溝村民小組簡介
原姚家溝村距石陽線100米,于2000年整體移民搬遷于現址,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交通狀況,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現在的姚家溝布局合理、街道整齊、房屋齊整,村對面就是美麗的石匣水庫,自然環境非常優美。2002年撤并村組時,并入川口村,該村組有32戶81口人,耕地面積150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50畝,牧坡面積5萬平方公里。
班子狀況:
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趙世紅
會 計:王永紅
他們吃苦耐勞,大力發展公益事業,硬化了街道,安裝了電話,不斷地在為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而努力奮斗。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當中,姚家溝村民小組積極響應黨的政策、方針,結合本村實際對本村的集體林權制度進行了深入徹底地改革。
全國與川口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