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錦屏縣河口鄉南路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628206 | 身份證前6位:522628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700 |
隸屬政區:河口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H | |
南路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南路位于錦屏縣西部,河口鄉的東北角,東與文斗上下寨,南隔河與巖灣加池相連,西與格翁相挨,北靠登尼,清時于黎平府開泰縣轄,與巖灣同屬瑤光鄉第九保。原村地開發于何年代已無文獻可考。據傳最先立寨的是向氏、范氏二姓,后陸續遷落的是李氏,原寨名“南隅”、“南怒”,后因有一碗米南倉(地名,格翁村與南路村連界)翻坳為南路之說就一直更名為南路了。
南路人在解放前專以放排、扒船、打魚為生,養家湖口,解放后,從七十年代起,小隊開始置辦機動船,楊遠詳、楊通洲、楊通焰分別為第一代機動船駕駛員。楊光鑫、楊通洲、楊通艷第一批駕駛120噸位4艘機船開通錦屏至江蘇之航路,由此,錦屏的木材源源不斷的直銷江、浙一帶。
南路的造船技術在清水江沿江一帶很是出名,解放前以打造木船為主,解放后打造機動船到鐵殼船偕遠近聞名。
清道光二十一年,馬文科出資開設清水江南路馬家渡,并刻碑規定,凡村人與南來北往之旅客過渡不收錢被傳為佳話。
南路村包括:南路、九怒、蓮花山三個自然寨,4個村民小組,157戶,738人。三板溪電站淹沒中有111戶被淹。全村被淹山林1067.3畝,田土229.8畝,其中有14戶外遷,有40戶就搬遷在原南路寨尾背——汪吉。剩余50余戶搬遷在蓮花山片。
全國與南路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