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庫村歷史文化村落位于泰順縣筱村鎮錦庫社區(原新浦)北部,有文字記載歷史1200多年,是具唐宋遺風的古村落,又因為街巷、山墻等皆用鵝卵石砌造,被稱為“石頭村”,是泰順古民居建筑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庫村古村落占地面積9.7公頃,座南朝北,背山面水,村后群山環繞,傳統建筑37000平方米,村落街巷主要結構為倒F布局。村南庫水溪曲折西流。庫村古村落座北朝南,建在緩坡上,背靠青色的連綿山巒——白云山,左右群山環抱,蒼蒼郁郁滿是樹木,村前有新浦溪蜿蜒流過。庫村以世英門為界,分為包宅、吳宅兩個村落。古村落居民系唐代諫議大夫吳畦及唐德宗貞元元年進士包全后裔,到宋時,庫村吳氏家族有23人科舉及第,僅兩宋就出了19位進士,更有流傳千古的宋進士“三友”吳陽、吳泰和、包湉,具有深厚的人文淵源。兩大旺族在此繁衍生息的同時,也創造了深厚的家族文化,留下許多極其珍貴的人文古跡。庫村現存留有大量明清時期民居,卵石圍墻分隔成各自大院、天井、正廳、廂房、雜舍,有門樓側門,各厝依地形高低合理布局分布,曲繞井巷小路絡通,是典型的山區水港古民居建筑,顯示出結構嚴謹,布局講究,制作精細,具有很高的科學、歷史、美學價值。村中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等古民居為三合院式二層木構建筑,一般由一進或兩進院落組成,空間由宅院門樓、前庭、檐廊、廳堂、后院組成。房舍勻為瓦蓋坡頂重檐屋脊造型美觀,駁風墻外勻是懸魚、懸龍圖案花紋,圍墻用石子均勻疊砌,前壇勻是石子鋪成的圖案花紋,內部結構風格各異、工藝精湛、室內闊廣。民宅整體造型樸素大方,實用為主,飛檐翹角、檐廊豐富、空間外向。巷道中間用大卵石,兩側用小卵石、塊石鋪砌,整潔古樸,其中唐代的吳宅街150米、宋代的世英街220米、宋代的包宅街120米。防火墻用均勻小卵石做成。古柏、古楓等參天古樹枝葉茂盛。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