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50402102 | 身份證前6位:150402 |
長途區號:0476 | 郵政編碼:024000 |
隸屬政區:紅山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蒙D | |
人口數量:約3.22萬人 | |
文鐘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 一、文鐘鎮
歷史沿革
1945年9月,赤峰縣下建7個區,一區包括原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元寶山區哈拉卜吐鄉;1946年10月,赤峰縣分為赤西縣、赤峰縣后,赤峰縣下設7個區,一區包括原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元寶山區哈拉卜吐鄉;1948年10月,赤西、赤峰兩縣合并后,赤峰縣下設11個區,一區包括原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元寶山區哈拉卜吐鄉。區政府設在今三眼井村。
1957年撤區劃鄉,赤峰縣下設50個鄉,一區劃分為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哈拉卜吐鄉、二十里鋪鄉;1958年4月,二十里鋪鄉和柳條溝鄉撤銷并入三眼井鄉;1959年5月成立三眼井公社、打糧溝門公社、哈拉卜吐公社,同時建公社黨委;1960年4月,打糧溝門公社撤銷并入三眼井公社;1962年9月赤峰市、赤峰縣分制,劃歸赤峰縣,直到“0”開始;1966年5月,從三眼井公社劃分出柳條溝公社和打糧溝公社。
1968年2月,赤峰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各公社相繼成立革委會,實行“一元化領導”,取代公社黨委;1979年,黨政公社;1980年10月,各公社由革委會一律改為管理委員會。1984年1月,赤峰縣改為赤峰市郊區,各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鄉(鎮)人民政府,同時哈拉卜吐鄉劃歸赤峰市元寶山區。1993年,赤峰市郊區更名為赤峰市松山區;2002年1月,松山區鄉鎮機構改革,撤銷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三鄉合并成立文鐘鎮。
二、自然概況
(一)地理位置及所轄區范圍
文鐘鎮地處赤峰市南部。北與紅山區接壤,東與元寶山小五家鄉、哈拉卜吐鄉為鄰,西南與喀喇沁旗山水相連。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8°59′30″,北緯42°14′15″。全鎮轄區15個行政村,131個村民組,總人口32179人。
(二)地形地貌
文鐘鎮屬于典型黃土低山丘陵區,以渾圓丘梁和長梁為主,坡面凸緩,海拔高度640-660米。
(三)氣象水文
文鐘鎮屬于中緯度北溫帶半干旱區,大陸性氣候,特點顯著,其特點是多季風,少降水,富日照,輻射強,寒暑變化劇烈,干濕周期明顯。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而酷熱,氣溫日變幅和年內變幅都較大。一年中七月為最熱,一月最冷,春溫高于秋溫。.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文鐘鎮區劃
150402102200 112 文鐘村委會
150402102201 111 黑溝門村委會
150402102202 112 三眼井村委會
150402102203 220 西水泉村委會
150402102204 220 東三眼井村委會
150402102205 220 三道井子村委會
150402102206 220 二道井子村委會
150402102207 112 南大營子村委會
150402102208 220 柳條溝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