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陽綿竹市九龍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0683104 | 身份證前6位:510683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200 |
隸屬政區:綿竹市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川F | 轄區面積:53.6km2 |
人口數量:約1.12萬人 | 人口密度:209人/km2 |
九龍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 九龍地處綿竹市之西北,東南與東北鎮接壤,東北與武都鎮毗鄰,北接天池鄉,西靠金花鎮,距綿竹市區約6.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3.6平方公里,屬半山半壩鎮,其中山區占三分之二。全鎮轄九個行政村,69個村民小組,一個居委會,人口11219人。近年來,九龍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實施“工業強鎮、文化旅游興鎮”的發展戰略,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實現九龍新跨越。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2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95元。
一、九龍的得名
九龍俗稱九龍山。本地西北部為高山,東南部屬平壩,地形呈條狀,跑馬嶺橫亙其間。九座小峰沿跑馬嶺聳壘而下,如龍中條起伏,向東南延伸。九龍山是綿竹市之祖山。由于以前建有九龍寺,寺以山取名,山以勢得名。九龍山、九龍寺便成為九龍命名的依據。
二、建置沿革
1911年,綿竹實行團練制。全縣化為一城十一鄉,所轄七十三團。九龍系遵道所轄,屬第五團。1952年7月,經過第一次競選,產生了九龍鄉第一屆人民代表委員會,經過選舉成立了九龍鄉人民委員會。1984年3月,經過第八屆鄉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撤消九龍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各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隊領導小組,成立九龍鄉人民政府,各村設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1993年綿竹市撤鄉建鎮,成立九龍鎮人民政府。
三、自然地理
九龍地處綿竹市之西北,東南與東北鎮接壤,東北與武都鎮毗鄰,北接天池鄉,西靠金花鎮,位于東經104°4至104°10,北緯31°21至31°26之間。鎮政府位于場鎮蜀熙街,離綿竹市區約6.5公里。九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區占三分之二。境內最高點白云峰海拔2303米,最低點雙石村高廟子海拔637.9米,境內氣候,平壩與山區有一定差異,平壩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七月份平均氣溫24.8℃,一月份平均氣溫4.5℃。年降雨量平均為1196.7毫米。全鎮以農業為主,水稻、小麥、玉米是主要糧食作物。大麥、高粱、芥子、大豆、黃豆等也有種植。.
全國與九龍鎮同名的有:全國與九龍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九龍鎮區劃
510683104001 121 靈官樓社區
510683104201 220 雙同村
510683104202 220 新龍村
510683104203 220 清泉村
510683104204 220 白玉村